发布于 2023-03-26 04:41

  探寻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手段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肝癌发病机制、肿瘤进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显着进展,新的分子靶向药物不断涌现,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多激酶抑制剂等,生物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新选择、新希望。现就其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如下。
  多靶点Raf激酶抑制剂
  肿瘤的生长、发展、转移过程中的许多步骤均是由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开始的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多种肿瘤细胞均有Raf/MEK/ERK传导通路上调,通过Ras、Raf、MEK及ERK的特异性级联磷酸化将信号由细胞外传入细胞核。作为Raf激酶的下游底物,激活的MEK可使ERK磷酸化,而ERK通过作用于多种底物可调节细胞功能。临床前研究发现,VEGF、PD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多种生长因子一旦与其同源受体结合以后,即可通过受体酪氨酸激酶自体磷酸化的方式激活Raf/MEK/ERK通路。该通路被过度激活,细胞增殖加速与细胞生存期延长便可导致肿瘤的形成及发展。
  激酶有3个同工酶,分别为A-Raf、B-Raf与Raf1(又名C-Raf),它们均与细胞增殖、分化、生存、附着及血管生成的调节密切相关。其中,Raf1在大多数人体组织中表达,很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的相关因子来抑制细胞凋亡,因此在肿瘤形成及发展中具重要意义,Raf1主要存在于富含血管的实体肿瘤(如肝细癌)。
  临床前试验结果显示,首个主要针对Raf激酶多靶点药物――索拉非尼(BAY43-9006,sorafenib)不但可阻断Raf/MEK/ERK通路介导的信号传导,还能够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其中包括与促新生血管有关的VEGFR-2、VEGFR-3、PDGFR-β及与肿瘤生长相关的c-kit与Flt-3等。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具有较为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可阻断肝癌细胞内的Raf/MEK/ERK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新生血管生成并诱导细胞凋亡。
  等的Ⅱ期临床试验,用索拉非尼单药(400 mg,bid)治疗了13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结果显示,分别有2.2%与5.8%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获部分或轻微缓解;33.6%的患者疾病稳定≥16周;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与总生存期(OS)分别为4.2个月与9.2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疲乏(9.5%)、腹泻(8.0%)与手足综合征(5.1%)。该试验还发现,治疗前肿瘤表达高水平pERK者的TTP较长,提示pERK可能是索拉非尼治疗有效的一种生物标志物。相比以往针对肝细胞癌的细胞毒药物试验,该项Ⅱ期试验中的患者生存数据可比性较好。虽然患者入组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但该试验的大样本量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鉴于上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展开了数项Ⅲ期随机临床试验。其中,SHARP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纳入602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索拉非尼400mg,2/日组(n=299)或安慰剂组(n=303)。患者分层:大血管侵润(MVI)(门静脉)和(或)肝外转移(EHS),ECOG 体能状况评分以及地域。研究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显着延长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10.7个月对7.9个月)。

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相关文章
最新一期《临床肝胆病杂志》刊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叶胜龙教授文章:肝癌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升高趋势。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重点评述原发性肝癌相关的分子分型和干细胞基础研究、病理和临床诊断、临床分期、外科治疗、局部区域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门静脉癌栓治疗、抗病毒治疗、肝内胆
发布于 2023-03-09 04:11
0评论
概述 肝癌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一种常见到的恶性肿瘤,在干海子治疗方法上面也是比较多的也有专门的肝胆医院,在现在的医学研究发现,当中,靶向药物在肝癌的治疗上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这也是生物技术上的一个发展。靶向药物可以安心保卫,八点直接抑制或者是杀死癌细胞。现在肝癌的靶向药物也是非常多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肝癌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索拉菲尼是作为第一个在肝癌治疗上应用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一种小分
发布于 2023-10-02 13:25
0评论
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途经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肿瘤细胞内部的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相互作用己越来越清楚,特别最近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组织内可能存在一群具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细胞,这群细胞虽然数量很小,但他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肿瘤治疗方案,具有治疗特异性强、效果显著、基本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优点。 分子靶向是靶向治疗中特异性的最高层次,分子靶向治疗是
发布于 2024-01-29 13:48
0评论
原发性肝癌既往有“癌中之王”之称,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癌在发现时只有1/5左右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剩下4/5的患者往往只剩3-6个月生存期,因此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呼。介入治疗通过血管栓塞技术、局部消融技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灶发展,门静脉支架技术、粒子植入技术又能解决门脉癌栓的难题,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则能解决肝癌、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状(如呕血、腹水、腹胀等
发布于 2023-02-04 01:37
0评论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应用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取得明显疗效的同时,又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这种高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模式,越来越被肿瘤学术界和广大患者所认同。近几年来,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行为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了多个可用于治疗的特异性
发布于 2022-12-12 01:37
0评论
众所周知,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对长期生存非常关键。但是由于肺癌早期的症状往往表现不是非常明显,而且早期诊断的手段有限制,因此将近7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发生转移;此时常规治疗手段为传统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患者往往要经历难以忍受的药物毒副反应,许多患者因此不能完成治疗治疗方案。而目前开始流行的分子靶向药物(易瑞沙、特罗凯)则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案。分子靶向药物虽然只有
发布于 2023-01-31 07:47
0评论
1、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宜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数目、肿瘤侵袭的部位和范围、有无静脉癌栓、远处转移情况、肝功能代偿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衡量,作出决定。多年来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形成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由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隐匿,约70%的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或无法耐受手术,因此非手术治疗方法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经导
发布于 2023-03-11 08:41
0评论
原发性肝癌(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PLC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因此,肝癌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由于PLC中大多数是肝细胞癌(HCC),临床处理涉及内科、外科、介入、放疗、中医科和医学影像学
发布于 2022-12-11 00:02
0评论
人们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周围生癌症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确实如此,近二十多年来,恶性肿瘤的总发病率处于较快上升的趋势,到上世纪末已上升至我国大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1位。肺癌就是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幅最大的病种之一:1970年,中国肺癌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4位,经过短短三十余年,目前已上升至第1位,且肺癌的早期发现率低,缺乏立竿见影的治疗手段,使其死亡率长期高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
发布于 2023-01-31 00:27
0评论
由于PLC中大多数是肝细胞癌(HCC),临床处理涉及内科、外科、介入、放疗、中医科和医学影像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对于肝癌的规范化诊断治疗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以便为患者在确诊后选择最适合的首选治疗和综合治疗措施。目前国际上已有可供借鉴参考的肝癌治疗指南,主要包括:①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的肝癌临床实践指南;②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HCC临床治疗指南;③英国胃肠病学会(BSG
发布于 2022-12-10 23:3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