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睡眠研究组织(WFSRS)联合发表的《睡眠和健康》报告中指出,睡眠和空气、食物及水一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有资料统计,大约有35%的人发生过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其次是多梦、易惊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或感到睡眠很浅,甚至感到整夜未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剧烈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2002年全球调查显示,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老年科住院患者中有50%一77%存在失眠。WHO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已经有27%的人受到睡眠病症的困扰,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日间活动,损害生活质量,并大大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危险,本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关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传统中医学则将失眠称为“不寐”“目不暝”等,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阴阳平衡紊乱所致,如《论证治则-不寐论治》曰:“阳气自动而静,则寐;阴气自静而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其中,卫气运行与阴阳跷脉与睡眠都有直接关系。《灵枢-口问》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卫气行于阳则阳经气盛主动。神动出于舍则寤;卫气夜行于阴则阴经气盛主静,神入于舍则寐。《灵枢-寒热病》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_目,阴气盛则瞑目。”阴跷脉和阳跷脉属奇经八脉,阳跷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别,阴跷脉为足少阴肾经之别,当卫气昼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行于诸阳经时,阳跷脉渐盛,故目开而不能睡;当卫气夜从足少阴肾经开始行于诸阴经时,阴跷脉气盛,阳开阴合,故目合而熟睡。因此,卫气运行与阴阳跷脉气之盛衰与寐寤有直接关系。总之,《内经》论述失眠的发病机制,最终为阴阳失调。
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症的西医疗法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但由于现有方法的治疗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加之药物的易引起过度镇静、耐受、成瘾性、神经性中毒以及抑郁和攻击行为等副作用,往往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针灸疗法具有从整体上协调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如《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和形于气,使神内藏”。从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恢复其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失眠状态。纵观20年来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体针”“耳针”“皮肤针”“头针”及“梅花针”等,且治疗有效率均在70%~100%。其中体针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多以辨证取穴为主。现代针灸实验研究也证实:针灸可以通过增加大鼠脑内抑制因子5-羟色胺和氨基丁酸含量,降低兴奋因子谷氨酸含量,从而改善中枢抑制功能,进而改善失眠状态。
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有导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反之,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两者都可以取阴跷的照海和阴跷的申脉进行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
针灸是没有副作用,成瘾性等,在调节睡眠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他的疾病起到整体治疗作用,如消化问题、内分泌问题、一些妇科病等等,在治疗失眠的同时您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