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组长期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肾尿酸结石和肾间质病变。常见诱因为创伤、手术、饮酒、饥饿、感染、暴食及长时间步行等。起病骤急,多数半夜或清晨发作。相当多的 高尿酸血症病人仅表现为血尿酸增高,而长期无症状。该病传统医学中属于“痹症”、“历节”、“脚气”、“痛风”等病症。
1、发病原因
该病传统医学中属于“痹症”、“历节”、“脚气”、“痛风”等病症。“痛风”最早出现在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上品》“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提出“风、寒”致病。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提出“风湿”、“风血相搏”致病。到了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大多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绞痛”。提出“风、寒、湿”致病。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外由阴寒水湿,湿邪袭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提出因邪致病,因瘀致痛。由此而见“痛风”病机制可归于:“风”、“寒”、“湿热”、“瘀”等因。其发病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脾胃失调,以至“风、寒、湿热”之邪内阻血脉、四肢以致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2、证侯表现
初发病时常只影响单个关节,其中以足母趾及第一 跖趾关节多见,尔后受累多个关节,痛甚剧烈,可伴头痛、发热,持续数天至数周自然缓解,关节活动恢复。反复发作可致慢性关节炎,部分病人会出现肾绞痛、血尿、少尿甚至尿闭等,晚期严重者发生肾功能衰竭。
3、保健养生要点
(1)精神调摄:
痛风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疼痛状态中容易产生急躁、心烦、忧郁等不良情绪。故而在情志上应平喜怒,祛悲忧,避惊恐,以良好的心态及精神面貌对待疾病。
(2)饮食调理与药膳
痛风为过食高粱厚味、酗酒,损伤脾胃,滋生湿热,或外受风、寒、湿邪,从而导致筋脉痹阻,不通则痛。所以痛风患者饮食调理上当以脾胃为重,同时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忌饮酒及肉汤。
药膳调补:
①番李子酱:番李子为西红柿别称,取生西红柿3-5只,粉碎机粉碎为果酱后服下。西红柿味甘、酸,性凉。能清热止渴,养阴,凉血。西红柿具有降低血压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痛风发作时生吃3-5个,可以减轻疼痛与浮肿。多数患者有效。
②薏仁茯苓粥:取薏仁30g,白茯苓15g,粳米少许,加水适量熬粥服用。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薏仁茯苓粥适用于痛风脾虚生湿患者。
③凉拌萝卜丝。取白萝卜,胡萝卜适量切丝后加入酱油,味精,盐少许凉拌。萝卜含有多量的水分、维生素,属碱性食品,是一种基本上不含嘌呤的蔬菜。唐-孟诜说:萝卜“甚利关节”;《食性本草》也认为萝卜能“行风气,去邪热,利大小便”;萝卜生食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丰富的钾盐,可以起到碱化血液并有利尿作用。痛风病人多吃萝卜有利康复。
(3)运动锻炼:
痛风患者往往累及关节,运动时应注意保护关节,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①游泳,游泳对于关节损耗较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每周进行2-3次游泳活动,改善机体代谢功能。此法有点在于全身有氧运动,对关节损耗少,但是对技巧、季节、场地有一定限制。
②八段锦,八段锦为我国传统健身项目,其动作圆活连贯,动静兼备,简单而易学,是中地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其歌诀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力气,两手攀足固肾腰”。八段锦的核心理论为调理脾经,移动筋肉,疏理肝脾,对糖尿病由独特的调理作用。故而此法不光可以降低血糖,同时可以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运动调整经络功能,筋骨顺气血行,气血顺则脏腑调。此法运动量不大,易于学习,对季节,场地要求小便于实行。
4、特别提示:
痛风患者长期处于疼痛状态下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患者应当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疾患。同时患者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冬季应注意保暖;夏季,应防贪凉饮冷,以防寒滞血瘀。注意室内干燥,避免潮湿;多进行户外活动,舒展阳气,通达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