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的康复治疗,使中风致残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达到功能康复,重返社会的目标。中风是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中风之病主要可分为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
1、按摩治疗
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及神经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其功能恢复,按摩方法一般采用滚法、按法、揉法、捏法。按摩时要注意选准穴位,选用适当手法。一般操作顺序,为先胸腹部,继背腰部,再四肢部,后头颈部,按照各部位的次序操作。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疾病的不同,配合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待肌肉适应按摩刺激时,再逐步加重手法,可有效地活跃肢体血液循环,牵伸短缩的肌腱韧带,放松痉挛的肌肉,恢复关节活动度。按摩部位一般以患侧肢体为主。
患侧肢体按摩治疗:按压穴位:上肢取内外关、曲池、肩骨禺;下肢按腿部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手掌从臂下至踝上,推、拿、按、摩各三遍。运膝膑、顺N窝,点按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弹拨股内大肌、小腿大肌,掐跟腱等。继而从上到下捶拍六遍,再按三遍、拿三遍、推三遍、滚三遍。然后取仰卧位,推拿按摩各三遍,点足三里、三阴交等,轻推三遍结束。摩足部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从足跟揉摩至足心部,直到足趾尖部,反复六遍。继而用大指切菜式掐按足掌部,连续六遍。再取仰卧位。从解溪部揉拿至足趾关节处,如此反复六遍,再捻揉足趾各六遍,继而点按涌泉、太溪、昆仑、太冲等穴。掐足腱、捶足跟、握足尖、摇足踝,然后轻推缓摩三遍结束。滚法:从肢体上下端以次按摩,压力要均匀,协调有节奏,每次10~15 min。揉按法:采用掌根从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揉,每次10~15 min,腕部动作要轻揉缓和的摆动。顺着双侧背部太阳经上下按摩:主要采用一指掸推法直至皮肤发红为度。加强功能训练:无论患者意识恢复与否,必须保持正确的功能卧床位,及时训练患者的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
2、运动康复
主要是通过肢体运动,促使人体气血的流通,以达到新陈代谢、祛病延年的目的。体育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对于中风病的康复医疗是非常有益的。中风病瘫痪的卧床姿势,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各部关节处于功能位置。一般有仰卧、侧卧、俯卧三种姿势。这些体位应不断地翻身调换,采用一种体位的时间,决不可过长,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应翻身调换。中风病瘫痪期间,要特别注意肢体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伸屈瘫痪肌肉,防止萎缩、痉挛、畸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肢体运动可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大类。被动运动,可采用被动运动方法。主要是通达经络,疏利关节,改善气血循环,增加肢体营养。被动运动完全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瘫痪的肢体。但开始要平缓柔和的活动,切忌过快过度的牵拉,以免造成肌肉损伤。主动运动,在肢体瘫痪不能运动的情况下,主要是健肢的主动活动,这不仅能带动瘫痪的生理功能,而且还能改善人体全身的机能活动。经常进行抬头、挺胸、举臂、翘腿、深呼吸的主动运动,尤其瘫痪侧的肩、肘、腕、指、髋、膝、踝、趾关节的伸屈旋转运动,但决不要过于劳累。风患者在肢体运动的过程中,往往发生肢体痉挛,主要表现为筋脉拘急,肌肉抽搐,手足挛缩,关节S等证候。
中风病肢体瘫痪长期卧床,练习坐起是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分为坐前准备、坐起动作、坐位平衡等三方面进行功能训练。中风患者站立行走必须保持生理功能的正确位置,护理人员扶助患者要顺其关节活动范围,多做负重锻炼,逐渐增加时间和重量。
中风患者最佳康复时机现代康复医学一致认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中风偏瘫康复介入越早越好,脑梗死患者发病当日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h即可进行。推拿疗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的半身不遂。中风病的锻炼运动应尽早开始,其主要目的是预防肢体关节挛缩变形,预防感染和褥疮发生。因此,在发病后卧床期间,应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加强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缺血性中风一周以后,出血性中风应根据具体情况,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