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交代一下皮肤的最基本结构层次。笼统地说,从外到内,皮肤大致可分为三层,即,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这三个层次的构成成分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别。
表皮处于皮肤的最外层,主要成分是不同演变阶段的表皮细胞。这些细胞粘嵌在真皮上,如同粗糙墙壁上的一层金属漆。表皮形成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人体体表美学的第一构成要素。真皮处于皮肤的中间层次。它是表皮的载体,主要成分是纤维组织,细胞成分较少。正因为有大量的纤维成分,因此,真皮是维持皮肤张力的主要结构。皮下脂肪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除大家熟知的保温和能量储存外,脂肪还是体表的一层厚厚软垫,赋予人体丰满的外形。但这种外形的维持则要通过真皮的张力实现。
根据上述有关皮肤结构的分析,从整形美容角度,对皮肤三个结构层次的功能大致可做出如下界定,即,脂肪形成填充体积,真皮维持张力和形态,表皮则装饰外表的华丽。因此,皮肤切口张力的调整,似乎应该从真皮层做文章,通过真皮层的减张缝合实现。
但是,一些医疗用品特别是胶粘类产品的出现,确实也让做“表面文章”成为可能,于是便有了用一些类型的胶布通过黏贴牵拉减小切口张力的方法。那么,此类减张究竟能否达到预期的减张效果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这种方法是如何实现减张的。其实,这是一个大家一看就明白的道理,不过就是通过黏贴在皮肤表面胶布的牵拉让一些部位(一般是胶布中间部位)的皮肤张力减小。从皮肤的层次功能看,这种减张作用应该是间接的,因为胶布的牵拉力要通过表皮传导到真皮。因此,减张的效果,不但由胶布产生的牵拉力决定,而且还和表皮和真皮间的粘合力有关。
有一种称为粘钩的挂钩。这种挂钩往墙上一粘即可,比往墙内楔钉子方便了许多。但是,这种挂钩上能否挂东西还要看刷在墙上的漆皮是否和整个墙壁浑然一体。如果墙上的漆皮已松软脱落,挂钩上的胶再好挂钩也不能粘到墙上,还不如往墙里楔根钉子来的实在。
表皮与真皮间的结合,既不同于漆皮与墙面间的松软,也不同于钉子与墙体间的牢固。表皮细胞是粘嵌在真皮上的,因此有一定的结合力,但这种粘嵌和大钉子楔进墙内完全不同,因此也不会承受太大的牵拉力。
其次,虽然上面用漆皮和墙面作比,但表皮和真皮之间的关系,却要比漆皮和墙面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因为在正常人体,表皮和真皮都是有生命的结构。生命对环境改变的耐受是有限度的,即使这种限度可以通过反复锻炼而提高。在表皮被胶布粘合牵拉时,牵拉力将改变表皮细胞的生存环境,当这种环境改变达到对表皮细胞的成活产生影响时(如缺氧),细胞就会发生一系列异常改变最终导致一些病变的产生,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胶布黏贴处形成水泡。因此,皮肤表面减张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果还要看表皮细胞能耐受多大的拉力。而这种拉力是不可预测的。
最后,人体皮肤其实很脆弱,很稚嫩,很敏感。它需要稳定的生存环境,需要精心的呵护。再好的胶布,贴在皮肤上也是一种不良刺激,将形成一种细胞生存的逆境。这种逆境细胞可以短时应对,难以长期忍受。而切口减张,从来就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因此,从皮肤健康角度,牺牲一个方面而满足另一个方面的要求,未免会顾此失彼。
的确,对预防瘢痕增生来说,切口减张十分重要。皮肤表面减张会有作用,但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这种减张的效果即使有也是有限的。对切口减张来说,功夫在术中而不在术后,就像做一件衣服,重要的是缝好一针一线,否则,再好的补丁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