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定义,活动期定义。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心脏内膜表面感染微生物所致。其特征性的损害为赘生物,为大小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的不定型团块,其间网络着丰富的微生物和中等量的炎性细胞。最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发生在室间隔缺损、腱索、或心内膜的壁层部位。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以及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它的可见分枝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及组织胞浆菌。临床中根据感染性心内膜炎对治疗的反应分为活动期,稳定期。稳定期一般认为临床上体温正常后完成抗生素治疗疗程4-6周,血培养阴性。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期的有不同的定义,等把活动期心内膜炎定义为血培养培养阳性,术中发现瓣膜等组织活动性炎症,切除物培养阳性;Sternik等认为活动期IE是持续出现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症状,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至手术间期小于6周;Dreyfus等定义的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在临床症状出现6周内手术,或在全疗程抗菌治疗疗程内手术。一般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明确,手术病理检查可见活动性炎症,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情况可考虑为活动期:本次发病期内血培养阳性,心脏手术标本细菌微生物培养阳性,心脏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可见细菌等微生物,手术前有体循环或肺循环的栓塞或梗塞,手术前持续发热。虽然近年来在IE诊断和治疗策略上有一些改进,但近20年来还没有大的改观,IE的死亡率还高达20%。这些部分是由于IE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虽然抗菌剂基本能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不同的并发症时,早期的手术介入常是必须的。这些并发症包括:难治性心衰,持续的不能控制的感染,大而活动的赘生物,周围血管栓塞和人工瓣膜的心内膜炎。把握好心内膜炎的手术时机能有效地降低手术早期和晚期死亡率。
手术指征:
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
不管原因和机制,IE合并心衰的患者应立刻评价手术的可能性.IE合并心衰预示着单纯内科治疗有差的预后,也是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良强有力的预示因子。虽然外科治疗IE合并心衰有较高的手术死亡率,但与单纯内科治疗相比,手术治疗能大大降低病死率。
外科手术在出现下列情况下应考虑(clall I):霉菌性IE,IE由破坏性大的耐药性病原微生物或对抗生素反应差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左心IE,血培养阴性抗菌治疗一周感染仍存在,在抗生素治疗前两周内出现一个以上栓塞事件的。心脏超声证实瓣膜开裂、穿孔、破裂、瘘管形成、大的瓣周脓肿和阻塞性赘生物形成,出现这些情况时考虑手术治疗(class I)。
超声结果提示二尖瓣前瓣叶赘生物形成,尤其大于1mm直径赘生物形成,或系统性栓塞形成后赘生物仍存在,这些情况提示患者可能需要手术(class IIa)。
对于具体的患者,在栓塞几率最高时,或合并别不良预后并发症时(复发的栓塞,充血性心衰,破坏性大的耐药菌感染,PVE),必须考虑是在IE早期手术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益处,防止栓塞事件的发生。最可能出现栓塞的情况是二尖瓣前叶大于10mm的赘生物形成和IE抗菌治疗前1-2周内。
瓣环下的感染扩展与心衰发生和较高的死亡率有关,患者常需手术治疗,PVE,尤其是早期PVE(小于12月),常因葡萄球菌属细菌感染所致,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情况。由于这些原因,PVE与NVE比较更常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AIE 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和外科手术两部分。抗生素治疗可起到杀灭赘生物和转移性感染灶中病原体的作用,术前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降低再感染和再手术率。AIE中受累的瓣膜可因坏死而发生穿孔、破裂及腱索断裂,导致急性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此时如机械地遵守抗感染治疗时间,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而突发死亡,或因病情恶化而失去手术时机,因此,AIE 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尽管在NVE手术适应症方面达成一致的意见,但合适的手术时机存在争议。虽然NVE的发病率近年来没有改变,但近年来有关IE治疗有积极进行手术治疗的趋势。在一些报道中报道可以获得好的外科治疗结果,在活动期IE的外科治疗中也支持这种观点。然而,需要考虑患者的多种参数,来评价患者的状态,涉及瓣膜的类型,瓣周累及情况,病源微生物的情况,赘生物的位置和性质,拴塞合并症的状态,所有这些时决定外科手术时机所必需的。
右心AIE所致的瓣膜损伤后的心功能不全,经药物调整后,机体多能够较好地耐受,心功能转而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而完成抗生素治疗疗程,争取血培养阴性,体温正常后择期手术。但在感染病灶存在,尤其是局部脓腔存在的情况下,体温难以控制至正常范围。因此,右心AIE 虽心功能多能处于稳定状态,完成抗生素治疗疗程,但对部分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的感染应果断地采取手术治疗。
左心NVE 可损伤正常瓣膜或使原有的瓣膜病变加重,导致出现新的瓣膜返流或加重关闭不全的程度。由于体循环的压力特征,左心AIE 所致的瓣膜损伤后果较为严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能够将心功能控制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争取完成抗生素治疗疗程,达到血培养阴性,体温正常后择期手术。但有的患者特别是发生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功能进行性衰竭。因此, 左心AIE 主要应视心功能变化的状态选择手术时机,而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素。赘生物的脱落引起的栓塞是AIE 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AIE 瓣膜上附着的赘生物的状况应作为手术时机选择一项指标,当赘生物大于10mm ,或赘生物活动度较大时宜尽早手术。
PVE是心脏外科治疗棘手的疾病,预后差,死亡率高,通常根据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早期PVE(术后1年内)和晚期PVE(1年以上)。早期PVE细菌来源可能与手术各个环节有关,晚期PVE的致病菌与自身瓣膜感染相似,术前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PVE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VE手术死亡率近年来明显降低,但仍高达15 以上。早期PVE的患者,炎症经常侵犯瓣膜瓣环,引起瓣周漏,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与病理改变的进展,感染继续扩散,可产生心腔漏或心肌脓肿,特别是主动脉瓣PVE,严重者可侵犯主动脉根部与二尖瓣前叶的联合部。应用机械瓣的PVE患者,心肌与瓣周脓肿的发生率分别为38%和63% 。葡萄球菌感染的PVE极易引起瓣周脓肿。晚期PVE的患者,炎症常局限于人工瓣膜,特别是应用生物瓣与同种瓣的患者炎症常局限于瓣叶。对单纯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患者,尤其是早期PVE ,应采取积极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仅采取保守治疗PVE死亡率可高达33.3 ~66.7%。
一般认为,早期手术时,由于没有没有应用足够疗程的抗生素,瓣膜局部炎症处于活动期,手术操作困难,结果IE 早期手术风险较大。而近期有关报道显示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时间长短与围术期死亡率和IE的复发无关。因此在血液动力学恶化,或出现不能控制的感染,达而活动的追生物形成时,要考虑早期手术。
基于以上临床研究结果,Olaison L总结了更为具体的活动期IE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
需要确诊IE当天手术的情况:伴二尖瓣早期关闭急性主动脉瓣返流;冠状动脉窦破裂到右心腔;或破裂到心包。确诊IE 24-48小时内手术的情况有:瓣膜梗阻;不稳定性瓣膜移植物;伴心衰的(NYHAIII-IV)急性二尖瓣返流或主动脉瓣返流;室间隔穿孔;瓣环或主动脉脓肿形成,主动脉窦或主动脉假性或真性动脉瘤形成,瘘管形成,出现新的传导阻滞;合适的抗生素治疗7-10天内,出现重要的栓塞事件,赘生物直径大于10mm,而具有活动性;抗微生物治疗无效或无反应。早期手术的情况:葡萄球菌性PVE;早期的PVE(瓣膜置换术后小于等于2月);有进行性瓣周漏证据;合适的抗炎治疗7-10天后瓣膜功能失常并感染不能控制(排除非心脏原因的发热,菌血症等);因mould引起的霉菌性IE;因酵母菌引起霉菌性IE;难以治疗的微生物感染
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现代外科治疗法
发布于 2022-10-11 18:53
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现代外科治疗法相关文章
近日,长征医院胸心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患者同期进行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清创、肺动脉瓣置换、室间隔缺损修补、右室流出道疏通、三尖瓣成形术,并取得良好效果。心内膜炎是细菌侵犯心脏内膜、造成心内感染、脓肿形成、结构毁损的一类疾病,严重者可致死或致残,多见于左心系统(二尖瓣、主动脉瓣)。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行肺动脉瓣置换的在我院
发布于 2023-02-20 12:46
0评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表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心脏杂音、贫血、栓塞、皮肤损害和脾肿大等。发热最常见,热型多变,以不规则者为最多,70%~90%的患者有进行性贫血,有时可达严重程度,部分患者常有脾轻至中度肿大,可有压痛。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布于 2023-02-20 12:56
0评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比较常见,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一旦确诊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常可挽回患者生命。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较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更常见,常因患者病程长、全身情况差、抗菌素应用种类多至细菌耐药性强而疗效不好。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细菌为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真菌等。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分为两类,即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布于 2022-09-25 06:20
0评论
心内膜炎主要系心瓣膜的炎症。有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如风湿性、红斑狼疮性、类风湿性)两大类。临床上以感染性为主,多数由细菌感染引起,故又称细菌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依其发病基础,细菌毒力的不同,又分为急性与亚急性。但由于细菌毒力与人体抵抗力对比间常有个体差异,同一细菌在不同病人中可以有不同临床差别,再加上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两者临床表现,已无明显界限,有时难以严格区分。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
发布于 2023-03-15 07:16
0评论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当血液中存在细菌,细菌进而在心脏内繁殖,在心脏瓣膜上形成团块,并造成瓣膜破坏,甚至造成心肌内脓肿时即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心脏出现杂音、脾肿大以及细菌团块脱落后引起的栓塞症状。一旦发生心内膜炎后,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此疾病病势凶险,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易感因素最容易发生心内膜炎的是那些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人,因为存在瓣膜疾病或者房、室间隔缺损,心
发布于 2023-02-06 11:32
0评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过去将本病称为细菌性心内膜炎(bacterialendocarditis),由于不够全面现已不沿用。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
发布于 2023-01-23 19:07
0评论
瑞典Hall医师总结了以往发表的、关于口腔术后菌血症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抗生素预防的文献,认为口腔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术后菌血症的发生,也是预防IE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高危心脏病患者。1、口腔源性菌血症牙科治疗常常被认为是IE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口腔有创性操作后菌血症发生率很高。由于近年来厌氧培养技术及新的血培养技术(如溶血-滤过技术)的应用,术后菌血症的阳性率比以往有明显增高。各种牙
发布于 2023-03-15 07:11
0评论
概述
前几个月,我身体感到种种的不舒服,我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到医院检查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得了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的易感人群发病年龄有所上升,静脉注射毒品和临床诊治过程中有创检查的增加石发生心内膜炎的几率增加,下面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种种症状。
步骤/方法:
1、
发热是心内膜炎疾病最主要的症状表现,生活当中一些老年人最容易出
发布于 2023-10-28 02:46
0评论
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如果瓣膜上存在赘生物、瓣膜穿孔、撕裂或有脓腔,均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防赘生物脱落引起脑、肾、脾栓塞及治疗瓣膜病变引起的功能不全。心外科手术宜在感染性心内膜炎采用大剂量强效抗生素控制感染4~6周后再手术,以免引起手术感染,以及组织水肿、脆弱而发生致命的危险。但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严重的心功能障碍,需要急诊手术时,可以在使用强效抗生素的情况下,急诊手术驱除感染灶
发布于 2023-01-30 01:42
0评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是儿科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IE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IE的临床特点也发生变化,使得IE的诊断及处理面临新的挑战。200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提出小儿IE的诊断标准(试行)。经过临床实践用证明,试行标准对诊断IE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以前的诊断标准。近年来国外已有多项新的IE诊断、治疗及预防指
发布于 2023-03-15 16:4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