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感冒算啥?跑跑步出出汗就好了!
一旦感冒,即刻意進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運動來緩解,這就是運動療法,此類方法多為年輕人採用。這種做法有時適得其反,加大運動量治療感冒會增加體能消耗,使身體抗病能力減弱,存在病情加重的風險。
誤區2.感冒是受涼引起,蓋個厚被子捂出汗就沒事了。
不少人認為傷風感冒是由於內積寒氣引起,主張捂汗治療,讓病人喝熱生薑水,用被子矇住身體,直至捂出一身汗為止。這種做法不一定適應病情,病人出汗過多,容易發生脫水症狀,也可能因身體內部電解質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併發症狀。
誤區3.感冒期間不想吃東西,沒啥胃口,所以少吃點東西感冒就早點好。
就應該少食,這種觀點欠妥。感冒時腸胃蠕動減慢,消化分泌減少,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發消化不良,此時應該吃一點稀飯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且應與平時食量大致相當,不能相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