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兒哮喘反覆發作,讓家長很著急,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發現通過藥物刺激穴位使皮膚充血來預防哮喘,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步驟/方法:
1、 穴位外敷藥物常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細辛、肉桂等。
2、 使用時將上藥研細末用凡士林調成糊狀,做成直徑約為1釐米的藥餅,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
3、 穴位可選擇肺俞、風門、厥陰俞、脾俞、心俞、膈俞、膏盲、腎俞等,每次選用左右對稱6個穴位,交替外敷。
4、 第一天開始敷貼,每隔3天1次,每次3~4小時,可根據貼藥後的感覺而縮短或延長貼藥時間,敷後局部有蟻走感或皮膚出現發紅、灼熱、疼痛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貼後皮膚微癢舒適者可酌情延長貼藥時間。敷貼10次為1療程,一般連續敷貼3個夏季。
注意事項:
穴位外敷藥物後的反應最常見的是局部皮膚髮紅、發熱,甚或燒灼感、刺麻癢感。刺麻癢感產生後病人會不自主地搔抓,尤其是小兒,搔抓後不能使癢感減輕,反而引起疼痛,癢感可持續4~5天,甚至整個貼敷過程。皮膚髮紅不需處理。產生刺麻癢感時,讓患者不要搔抓,若癢感難以忍受時,可在局部塗擦止癢的藥物,如皮炎平霜等。 若水皰破裂不小心感染的,局部塗擦消炎膏,外用消毒敷料保護。絕大多數患者貼敷處結痂脫落後不形成瘢痕,但有個別病人可能局部有黑褐色色素沉著,這可能與瘢痕體質或過敏體質有關。如果穴位外敷藥物後局部反應比較強烈的人則不適合該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