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5-12 17:06

  先天因素(25%):

  同族免疫性溶血如Rh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其他血型不合。紅細胞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等。紅細胞形態異常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症、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症、嬰兒固縮紅細胞增多症。

  疾病因素(20%):

  血紅蛋白病如地中海貧血等。紅細胞增多症如母兒-胎盤、雙胎之間輸血、宮內發育遲緩、糖尿病母親的嬰兒等,可致紅細胞增多,破壞也增多。體內出血如頭顱血腫、皮下血腫、顱內出血等。

  細菌感染(20%):

  感染細菌和病毒感染皆可致溶血,常見的宮內感染如鉅細胞病毒、EB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均可引起血。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重症感染。

  藥物因素(15%):

  可誘發紅細胞膜的缺陷而發生溶血性貧血,如磺胺、呋喃坦啶、痢特靈、水楊酸鹽、維生素K3、樟腦、黃連等,可使有G-6-PD缺陷的新生兒誘發溶血。孕母分娩前靜點催產素和葡萄糖溶液量較多時可使胎兒處於低滲狀態,導致紅細胞通透性及脆性增加而致溶血。

新生兒黃疸的病因相關文章
第一、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體內的膽紅素約80%是由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形成的。如果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膽紅素激增,就會引起黃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就屬於這一類,新生兒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而且進展很快,皮膚呈現金黃色。當血裡的膽紅素超過20毫克%時,膽紅素就可能進入腦細胞,干擾腦細胞的正常活動和功能,引起核黃疸,威脅新生兒的生命。目前對嚴重黃疸雖已有了較好的治療方法,但要取得理想
發布於 2023-01-08 00:23
0評論
1.膽紅素生成過多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循環增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血紅蛋白病。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由於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徵、Gilbert綜合徵、Lucey-Driscoll綜
發布於 2023-03-02 03:40
0評論
第一、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體內的膽紅素約80%是由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形成的。如果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膽紅素激增,就會引起黃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就屬於這一類,新生兒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而且進展很快,皮膚呈現金黃色。當血裡的膽紅素超過20毫克%時,膽紅素就可能進入腦細胞,干擾腦細胞的正常活動和功能,引起核黃疸,威脅新生兒的生命。目前對嚴重黃疸雖已有了較好的治療方法,但要取得理想
發布於 2023-03-09 01:37
0評論
概述 我家寶寶生下來的時候就快九斤重了,看著寶寶白白胖胖的挺高興的,可是小傢伙剛出生兩天臉就變的越來越黃,過了一個星期還不見好,我們全家都擔心的不得了,最後找來專家看了說是生理性的我們才放心,那我們這些新媽媽對待新生兒黃疸我們該做些甚麼呢? 步驟/方法: 1、 新生兒出現黃疸是很正常的媽媽們都不必太過緊張,但是生理性黃疸會在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兩週,有的時候醫生會建議喂一點去黃的藥,
發布於 2022-10-11 04:16
0評論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
發布於 2023-04-12 02:21
0評論
一、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期的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表現為:   1、出生後3~4天出現,4~6天最重;   2、足月兒在1~2周內消退;   3、新生兒一般情況正常,無其他臨床症狀。生理性黃疸對新生兒的生長髮育沒有影響,不需處理。   二、病理性黃疸   屬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出現過早;程度過重;持續時間長,或退而復現,或進行性加重;伴有發熱,精神不好,食慾不振,睡眠不
發布於 2022-10-23 16:07
0評論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將新生兒臥於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2~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 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但換血需要一定的條件,亦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掌握指徵。 3.藥物治療 供應白
發布於 2023-01-08 00:16
0評論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本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足月兒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兩週;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一般無其他臨床症狀。 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復現,
發布於 2023-02-08 16:46
0評論
1)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2)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3)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4)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5)預防併發症:敗血症、新生兒肺炎、膽道閉鎖、母
發布於 2023-03-27 07:15
0評論
黃疸的症狀與表現為:皮膚與粘膜呈發黃,鞏膜(白眼珠)發黃,小便發黃等。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化驗檢查血膽紅素增高。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嬰兒皮膚是否有黃染。皮膚黃染的程度一般為: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發布於 2023-06-26 03:1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