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出現感冒、腹瀉等常見病後,家裡沒有儲備相關的兒童專用藥物,由於看病不方便等原因,有的家長會自行給孩子吃成人藥,有時還自作主張把藥量減半,認為這樣就可以了。
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兒童的各個器官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神經、內分泌以及許多臟器發育不完善,肝臟的解毒功能、腎臟的排洩功能都較成人弱。因此,大人用的藥兒童不一定能用。特別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用藥更要格外慎重。比如兒童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腦、肝部的病變甚至死亡,因此12歲以下的兒童要慎用阿司匹林,3個月以下的嬰兒禁用(某些特殊情況除外,如川崎病)。
此外,其它很多成人常用藥也是明確不能用於兒童的,如喹諾酮類 (左氧氟沙星、氟哌酸等),不能用於16歲以下兒童,否則可能帶來潛在的骨骼發育風險。而氨基糖甙類(慶大黴素、鏈黴素)具有耳毒性,兒童服用可能導致聽力障礙。因此,父母給兒童用藥時要特別慎重,尤其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及處方藥。
另外專家還提醒,成人用的藥品劑型(如膠囊劑、片劑)也不適合給兒童服用,服用不當會引起窒息。儘量選擇適合小孩吞嚥的液體或顆粒劑型。
兒童服藥時間嚴格遵醫囑
對於兒童來說,為使藥物達到最佳的療效,一定要嚴格遵守服藥時間,飲食往往會影響藥物的療效。
藥物和食物、藥物和藥物之間是會相互作用的,藥物搭配使用不當會影響到療效和身體健康,而合理使用會增加藥物的療效,事半功倍。如在服用退燒藥泰諾林時,為儘快使藥物發揮作用,最好避免攝入高碳水化合物,因為高碳水化合物會延緩泰諾林的吸收,不能夠達到很快退燒的目的。不過,也有一些藥物和食物的搭配會促進藥物吸收,如把布洛芬與食物同服能減少胃腸刺激。
另外,有些家長擔心飯前服藥傷腸胃,會選擇在飯後服藥,但並非所有的藥都該如此。對於那些對腸胃刺激較大的藥物,適合飯後服用,服用後多喝水並走動,使藥物儘快分散,避免藥物對黏膜的局部刺激。而有些藥飯後服藥會使藥物的吸收受到影響,減弱治療效果。另外還有些藥物空腹服用效果好,比如治療腹瀉的蒙脫石,需與食物及其他藥物隔開兩個小時服用。
因此建議家長在購藥時,除了諮詢每種藥物的用法、用量、藥物使用的間隔、如果漏服或服藥後嘔吐如何補服外,還應瞭解藥物及食物對正在服用藥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