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妊娠的產前檢查一般要求是9~13次。初次檢查應在停經後3個月以內,以後每隔1~2個月檢查一次,在懷孕6~7個月末(24~32週末)每月檢查一次,8個月以後(32~36)每兩週檢查一次,最後一個月每週檢查一次;如有異常情況,必須按照醫師約定複診的日期去檢查。
定期檢查能連續觀察瞭解各個階段胎兒發育和孕婦身體變化的情況,例如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髮育是否正常,孕婦營養是否良好等;也可及時發現孕婦常見的合併症如妊娠水腫、妊娠高血壓綜合症、貧血等疾病的早期症狀,以便及時治療,防止疾病向嚴重階段發展。在妊娠期間,胎位也可發生變化,由於胎兒在子宮裡是浮在羊水中能經常轉動的,有時正常的頭位會轉成不正常的臀位,如果及時發現,就能適時糾正。如果不定期做檢查或檢查過晚,即使發現不正常的情況,也會因為延誤而難於或無法糾正。因此,定期做產前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產前檢查的基本內容 檢查時醫師要詳細詢問孕婦以往月經週期和全面健康情況,有否不正常的分娩史?這次懷孕的頭兩個月內有否患過病毒性流感或出過風疹?是否近親結婚?雙方直系親屬中有否患有遺傳病、高血壓病或糖尿病的人?有沒有生過畸形兒?有沒有對某種藥物過敏史等等。調查瞭解這些情況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些情況對孕婦和胎兒健康都可能發生影響。早孕期的健康檢查能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
如果有一般性的疾病,如輕度貧血,服藥和加強營養後即可得到早期治癒。如果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有較嚴重的不適於妊娠的疾病,可以及早採取人工流產方法終止妊娠,以免使孕婦發生難以挽回的健康上的損失,或威脅母子生命。
婦女懷孕後,都應進行詳細而系統的產前檢查。通過全面的健康檢查,可以糾正孕婦身體的某些缺陷,如果發現孕婦有疾患不宜繼續妊娠,或者發現胎兒有明顯遺傳性疾病的,可以及早終止妊娠。通過定期檢查,可以瞭解胎兒發育和母體變化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早治療。通過全面系統地觀察,可以決定分娩時的處理方案,保證分娩的安全。
產前檢查中的主要測量內容 身高、體重:通過體重的變化,瞭解胎兒發育的情況,異常的體重增加提示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可能。
腹圍、宮高:可瞭解胎兒的成長情況,異常增大提示有羊水過多或有雙胞胎可能。
測量血壓:血壓異常升高,應注意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可能。
骨盆外測量:瞭解產道情況,判斷能否自然分娩。
婦科內診:幫助查清子宮大小、位置、胎位等。
乳房檢查:瞭解乳腺發育情況,利於在產前糾正乳頭凹陷等問題。
產前臨床化驗的基本內容 血型:為分娩時做可能輸血的準備,預測有無血型不合的可能。
貧血檢查:在懷孕的早、中、晚期均要進行。通過檢查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可以瞭解身體內造血情況,使孕婦能有意識地補充相應營養物質。
一般孕中期血色素在110克/升,孕晚期在100克/升以上時為正常。
尿糖、尿蛋白檢查:通過尿蛋白的檢查,瞭解孕婦腎功能情況,用來早期發現佔孕產婦死亡率前幾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徵。通過尿糖檢查,發現隱性糖尿病孕婦,以便給予相應的生活指導,使孕婦和胎兒順利度過整個孕期。
乙型肝炎病毒檢查:當孕婦乙型肝炎抗原陽性時,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風疹病毒抗體檢查:用來了解孕婦對風疹病毒感染的免疫狀況。因為,懷孕早期的風疹病毒初次感染對胎兒有極大的危害。
根據需要進行的檢查 血糖、血沉、血小板、出凝血時間。
羊水分析:屬特殊檢查,有助於診斷胎兒先天性代謝性疾病。
心電圖:瞭解孕婦的心臟情況。
產前檢查為甚麼要測量血壓和體重 測量血壓和體重,是每次產前檢查必需檢查的項目。在懷孕3個月內做第一次產前檢查時,這兩項檢查結果至關重要,因為這使醫師掌握了孕婦健康的基礎情況,以後某次檢查如發現孕婦血壓有上升趨勢時,能及時引起重視,並幫助孕婦尋找原因,是精神上有甚麼不愉快的因素,還是睡眠不好或工作太緊張?是多吃了過鹹的食物,還是有其他因素?可及時地指導病人採取對策。
根據孕婦的基礎血壓,如果發現收縮壓(俗稱高壓)升高超過4.0kPa,舒張壓(俗稱低壓)升高超過2.0kPa以上,但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徵,那就是併發了妊娠高血壓病。如果同時伴有水腫、蛋白尿和頭暈等症狀,這就是併發了妊娠高血壓綜合症。這些都是妊娠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併發症,常常會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為此,在產前檢查時必需嚴密觀察血壓情況,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防治,以避免疾病向嚴重階段發展。
孕婦在妊娠過程中,體重可能會增加10~12公斤,妊娠晚期體重增加比早期明顯。如果從表面看水腫不明顯,但是每週測體重時,增加超過0.5公斤以上,這就有可能是隱性水腫,發現後必需在醫師指導下及早治療,以免妊娠水腫越來越嚴重。
因此,每次產前檢查時測血壓和體重,是孕期保健的一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