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經常出現的幾種視力疾病
弱視:
弱視在早產兒中比較常見,通常是因為孩子的視網膜發育不健全而造成,經過矯正後視力達不到0.8。
患有弱視的人通常不能在某些背景上識別字或圖形;無法分辨諸如“上”、“下”,“6”、“9”,“b”、“d”等反轉或倒轉的圖形或字;對類似的字不能正確區別筆劃的長短、多少,如“天”與“夫”,“甲”與“田”,“大”與“太”等;有的還出現缺乏空間定向能力的症狀,分不清左和右等等。
通常對弱視的治療原則是“用進廢退”,對患有弱視的眼睛加強使用,人為促進它的功能發育。目前治療弱視的有效率達到90%以上,治癒率也達到70%,最佳治療期為3—4歲,超過5歲之後,治療效果明顯減弱。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視力有異常情況,請馬上帶孩子到專科醫院檢查,一般說來,3歲的孩子已經可以通過視力表檢查來確診是否存在視力異常了。
家長可以做的
A、堅持佩帶眼鏡
當孩子被確認為是弱視,那麼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堅持佩帶眼鏡,從起床開始到上床閉眼睡覺之前,在所有的用眼時間內都要讓孩子帶上眼鏡。
B、堅持做例行檢查
每半年到一年就要做一次擴瞳驗光,然後根據驗光結果重新配戴合適的眼鏡。
C、堅持做弱視訓練
每天幫助孩子進行二十分鐘到半小時的弱視訓練,將正常的眼睛遮住,完成穿針引線等精細工作,如果兩隻眼睛都有弱視,那麼就輪流做。要注意的是,大約二十分鐘或者半小時後,一定要祛除遮罩,以免人為造成正常眼睛的弱視。
人類並非一出生便擁有1.0的視力,而是隨著外界的刺激才慢慢發育出各種視覺機能,出生後到3歲期間是視力發育最重要的階段。
0—4歲視力發育圖表
懷孕第22天:眼睛開始發育
出生時:視野窄小,上下不超過15度,左右不超過30度,看不見20cm以外的東西
兩週:可以辨認較大物體的形狀、顏色。
2個月:視野明顯增大,左右眼會同時追視人的動作
3個月:可追視移動的小物體,也可以辨別各種不同的顏色。
4個月:會看自己的手,會伸手摸看到的東西。
6個月:雙眼可以對準焦點。此階段眼球逐漸成熟,可分辨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立體感的建立也接近完成。
9個月:視力約0.1
1歲:視力大約有0.2,視野寬度慢慢接近成人
3歲:視力大約可達0.6左右,等到3歲左右時,有精細的視覺反射運動。
4歲:前後視力達到1.0。
一般認為初生嬰兒大多為遠視眼。因為嬰兒眼球比成人小,6個月的嬰兒眼球只有成人的2/3大,其眼軸距離較發育完全的正常眼睛還短,所以影像會成形在視網膜之後,形成遠視。從孩子降臨人世到7歲這一段時間,他的眼球發育最為迅速,眼屈光度也逐漸向近視方向移動,遠視程度隨之慢慢下降。
如你的孩子在2—5歲階段時的視力並非正常的1.2或1.5,而是輕微遠視時(0.7—0.8左右),大可不必驚慌地急著為他配戴眼鏡。硬是要為他配戴眼鏡,反而會弄巧成拙。
發現幼兒視力問題二步曲
孩子視力在3—6歲期間逐漸發展,到12歲左右完全穩定。通常兒童視力疾病最好的治癒期也是在6歲之前,專家介紹說,有些視力疾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治癒的概率會大大降低。所以父母應儘量多注意孩子的視力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可是由於孩子的年齡比較小,認知水平的低下,表達能力的欠缺,使得視力疾病的發現變得比較困難。
Step 1:留心觀察
簡單方法評估嬰幼兒視力:
光覺反應:新生兒都有光感,當強光照射時會引起閉目、皺眉,兩個月時對光反應就很強。如果小兒對光照射無反應,就表明有嚴重的視力障礙。
注視反射和追隨運動:出生後2個月的小兒開始能注視眼前較大物體,並能在小範圍內追隨目標轉動眼球;3個月時可隨意注視和追隨玩具,頭也隨之轉動;5個月時,嬰兒黃斑中心的發育已趨完成,能分辨人的面貌,對喜歡的顏色表現歡悅。如果不能穩定注視目標,或表現出無目的尋找或眼球有節奏地擺動,表明視力不佳或有眼球震顫。
遮蓋試驗:即交替遮蓋兩眼,觀察小兒行為。當遮蓋視力差的那隻眼時,孩子不在意,而遮蓋視力好的一眼時,小孩會用手推開遮蓋其眼的手或物,因為此時被迫用視力差的眼視物,小兒會因視物不清而煩躁哭鬧。
一般來說,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以下表現時,就應該提高警覺心:
A、看電視習慣走到電視跟前
B、經常出現眨眼睛,揉眼睛的情況
C、看人看物的時候喜歡斜看
D、出現斜視(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
E、經常眯眼看東西,經常側著頭看東西。
當經常出現以上情況中的某一種或者幾種時,尤其是B至E項,家長這時可以帶著孩子到專門的醫療機構做擴瞳驗光,以確定孩子是否有視力損傷情況。
step 2:教孩子認識視力表
通過視力表來檢測視力,是最常見的方法,也是最簡單易行的視力檢測手段,可是對於比較小的孩子,由於認知能力的制約,家長很難通過平常的視力表來對孩子的視力做大概的檢測,所以父母能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教會孩子正確認識視力表,具體的時間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只要孩子有興趣,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就可以通過親子游戲的方式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