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象
出血嚴重者,可有貧血、血紅蛋白、血小板、血細胞比容下降。
2、血液生化檢查
生化檢查有CPK-BB活性增高,血漿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值增高有助診斷,血氣分析呈代謝性及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癥,其他可有間接膽紅素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
3、腦脊液檢查
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室內出血時可陽性,臨床常因腦脊液檢查發現均勻一致的血性腦脊液而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診斷,表現為均勻血性,皺縮紅細胞,早期腦脊液紅細胞數量和蛋白含量增高,部分病例白細胞增高,以後腦脊液變為黃色和葡萄糖降低。但是有些病例腦脊液不呈血性,如對硬膜下出血和腦實質出血診斷沒有幫助,且有誘發腦疝可能,因此,腰椎穿刺檢查正常亦不能排除本病,且病情危重時不宜進行此操作,因此不能將腰椎穿刺作為IVH的確診手段。
二、輔助檢查
1、顱透照
顱透照對診斷硬膜下血腫,腦穿通畸形或腦積水有一定意義。
2、頭顱超聲
是診斷IVH的首選方法,床旁連續頭顱超聲對早產兒IVH的開始時間,出血部位及嚴重程度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且價廉方便,無須搬動患兒,又無放射線損傷,極低出生體重兒是易發生IVH的高危人群,應常規進行頭顱超聲的篩查,在生後3天,1周,1個月時各查1次。
通過頭顱超聲可將IVH分為4級,Ⅰ級:出血限於室管膜下,不伴腦室內出血,Ⅱ級:不伴腦室擴張的IVH,Ⅲ級:IVH(〉50%腦室區域)伴腦室擴大,Ⅳ級:腦室內出血合併腦實質出血或腦室周圍出血性梗死,檢測到伴中線移位的大腦表面的硬膜下血腫,對幕上出血的診斷不及CT,對幕下出血的診斷不及MRI。
3、頭顱CT
CT是證實IVH的部位和程度的有效手段,對硬膜下出血,後顱凹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某些腦實質的損害,CT的診斷價值優於超聲,但CT不能床旁進行,還有使患兒暴露於放射線的缺點,對後顱凹硬膜下出血和小腦出血的診斷價值不及MRI。
4、頭顱X線攝片
枕骨分離和顱骨骨折可通過頭顱X線攝片證實。
5、經顱腦阻抗法
近年來有應用經顱腦阻抗法及Doppler技術測腦血流速度以檢查顱內積液及預測治療效果。
6、頭圍
連續觀察頭圍有助於監測腦室體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