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6-29 23:54

  1、蛋白質:足月兒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3克。

  2、脂肪:每天總需要量為9~17克/100卡熱。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佔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僅佔34%。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亞麻脂酸缺乏時出現皮疹和生長遲緩,花生四烯酸則合成前列腺素。

  3、氨基酸:9種必需的氨基酸是:賴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頡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新生兒每天必須足夠地攝入這9種氨基酸。

  4、熱能:足月兒生後第一週,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50~335千焦;生後第二週,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335~420千焦;生後第三週及以上,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要420~500千焦。

  5、糖:足月兒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熱。母乳中的糖全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約佔一半。

  6、礦物質、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鈉:食鹽就是氯化鈉,提供人體必需的鈉。媽媽餵奶期間不宜吃得太鹹,但並不是一點也不需要鈉。乳母在月子中一點不吃鹽的做法是不對的,新生兒也需要鹽。

  鉀:乳品中鉀能夠滿足新生兒的需要。

  氯:氯隨鈉、鉀吸收。

  鈣、磷:母乳中的鈣,有50%~70%在新生兒腸道中被吸收;牛乳鈣的吸收率僅為20%。因此母乳餵養不易缺鈣,牛乳餵養容易缺鈣。磷的吸收比較好,不易缺乏。

  鎂:鎂缺乏時影響鈣平衡。

  鐵:母乳和牛乳中鐵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鐵不易吸收,因此牛乳餵養更容易缺乏鐵。

  鋅:新生兒期極少發生血鋅缺乏症,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偶而發生在2~4個月嬰兒,缺鋅的臨床表現為食慾不振、皮膚和粘膜損傷伴繼發感染、生長遲緩、機體抵抗力降低。因此,不要以發鋅衡量當時的血鋅情況,發鋅低不能代表血鋅也低,應以血鋅為準。

  鐵:鐵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缺鐵是營養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可影響嬰兒的智力和精神運動發育,甚至引起不可逆的損害。

  7、維生素:健康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很少缺乏維生素,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如果準媽媽妊娠期維生素攝入嚴重不足,胎盤功能低下並早產,新生兒可能缺乏維生素D、C、E和葉酸。

  維生素K: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兒自發出血症或晚發性V-K缺乏出血症。尤其是純母乳餵養兒,發生的概率比較大。因此,常規上給出生後的新生兒肌注V-K1 1.0毫克,是起預防作用的。早產兒腸道菌種成長較晚,肝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V-K缺乏,應每日補充維生素K1毫克,連續補充3次。

  維生素D:雖然新生兒出生時儲存一定量的維生素D,但由於不能夠在室外接受足夠的陽光,又不能經食物攝入,嬰兒期可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嬰兒手足搐搦症和幼兒期佝僂病。應該從出生後半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國際單位。

  維生素E:早產兒需要補充,每日30毫克。

新生兒營養標準相關文章
新生兒正常體溫是多少呢? 新生兒皮膚溫度維持在36—37℃的時候最正常。這個溫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證寶寶正常代謝。 剛出生的寶寶尤其是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會較差,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成熟,當環境溫度改變程度超過寶寶自身體溫調節能力的時候,就會造成寶寶體溫過低或者發熱。 給寶寶量體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寶寶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如果要記錄寶寶體溫,可以選擇寶寶每天起床後、洗澡前
發布於 2023-04-09 19:22
0評論
1、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2、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
發布於 2023-05-18 21:48
0評論
專家認為,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範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2、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
發布於 2023-05-24 14:35
0評論
嬰兒胃容量影響吃奶量 新生兒胃容量與餵奶量相關,而胃容量與寶寶體重也有關。何謂胃容量,通俗來說,就是胃的大小,能夠承受多少食物。一般情況下,一位新生兒奶量以30—60毫升為佳,一日需要哺乳6—8次。當然,隨著消化能力的完善,需逐漸增加奶量,3個月以後,新生兒胃容量明顯增長,約為100ml,建議每次可以餵食90—120毫升奶,但喂的次數要相應減少。寶寶除了要喝奶,還需要喝水,兩次哺乳的間隔可以喂一
發布於 2023-06-01 17:42
0評論
嬰兒吃奶量標準主要是因嬰兒的年齡和體重變化而變化的。不同年齡的寶寶吃奶量自然不同,剛生下來的寶寶可視體重的大小,配置適宜的奶,之後就可根據消化能力增長情況,逐漸增加奶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餵奶之外,媽媽還需要給寶寶喝水,兩次奶之間喂一次水,不宜太多,不要影響寶寶的吃奶量。下面具體來看看不同年齡段嬰兒的吃奶量。 新生嬰兒吃奶量:新生兒可視體重的大小吃適宜量的奶,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以
發布於 2023-06-10 03:38
0評論
1、改變餵養方法。新生兒因為認知和語言系統都仍未發展完善,所以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這時需要餵養者認真觀察新生兒兒的需求,及時改變不良的餵養方法。 2、檢查是否由疾病引起。有時候營養不良,可能是因為疾病在作怪。發現疾病後,應儘快治療,然後結合其他方法恢復孩子的身體健康。 3、增加孩子的愉快情緒。人抑鬱時,胃口就會不好,新生兒雖然小,但是已具有基本的情緒,所以要讓孩子心情愉快,提高他對各方面的興
發布於 2023-06-30 00:20
0評論
衡量小兒生長髮育的標誌很多。如體重、身長、坐高、頭圍、上臂圍、胸圍等,在眾多項目中,體重和身高最具有代表性,均是反映生長髮育的重要標誌。 我國城市兒童體重、身長、頭圍、胸圍計量表 (長度:釐米重量:公斤) 男性女性 年齡身長體重頭圍胸圍身長體重頭圍胸圍 初生50.63.2734.332.850.03.1733.732.6 1月56.54.9738.137.955.54.6437.336.9 2
發布於 2023-09-29 18:14
0評論
1、添加適量的氨基酸 傳統觀念傾向於寶寶出生後早期不宜用氨基酸,這是不對的。儘早給新生兒添加氨基酸(腎功能不全者例外)才能保證其營養充足。剛開始應按每天每公斤體重2克添加,之後以每天每公斤體重0.5克的速度遞增,足月兒增至每天每公斤體重3克。 2、不要盲目追求過高營養含量 此外,有些父母盲目追求過高的營養含量,給孩子喂成分多、含量高的營養乳品,殊不知,這反而可能對孩子有害。專家建議,母乳優於配方
發布於 2023-06-30 00:07
0評論
1、患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皮膚毛髮無光澤,教膜蒼白,體重不增加甚至減少。臨床上還將營養不良病人分為消瘦型和水腫型。 消瘦型:皮膚鬆弛,皮下脂肪減少,變薄無彈性,頭髮枯黃,大便頻而量少有粘液。患兒的智能及動作均有不同程度遲緩,體溫低於正常,脈搏慢,血壓偏低。 水腫型:輕者僅有皮下水腫,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顏部凹陷性水腫(壓之有凹陷),少數患兒可有胸腹腔積水,少數人還可出現皮膚紫瘢。本型患
發布於 2023-06-30 00:14
0評論
1、母乳餵養 新生兒如果是用母乳餵養的方式,則其餵奶時間不固定,一般每隔三個半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鐘左右;初乳非常珍貴,應讓新生兒儘量多次吸吮。母乳(尤其初乳)是嬰兒最佳天然營養品。 2、人工餵養 嬰兒配方奶粉又稱為母乳化奶粉,是以牛乳或其他動物乳或其他動植物成分為基本成分,適當添加營養素,可供給嬰兒生長與發育所需營養的一種人工食品。在不能得到母乳的情況下,應採用鮮牛奶或經衛生部門許可出
發布於 2023-06-30 00:0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