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3周開始,產檢應變為每週一次,每次檢查的內容沒有明顯的變化,如:測量體重、宮高、腹圍、心率、血壓、胎心,定期測量血尿常規等項目。不同的是,我們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
甚麼是胎心監護?
正常的胎兒心率隨子宮內環境的不同,時刻發生著變化,胎心率的變化是中樞神經系統正常調節機能的表現,也是寶寶在子宮內狀態良好的表現。而胎心監護的使命是儘早發現胎兒異常,在胎兒尚未遭受不可逆性損傷時,採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使新生兒及時娩出,避免發生影響其終身的損傷。
可以通過監測胎動和胎心率來反映胎兒在母體內的狀況,在懷孕35周後孕婦每週去醫院產檢時,都要進行胎心監護。但這樣只能在特定時段監測而不能按照需要監測,所以還需要準媽媽養成每天自行檢測胎動的習慣。
胎心監護是通過綁在準媽媽身上的兩個探頭進行的,一個綁在子宮頂端,是壓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瞭解有無宮縮及宮縮的強度;另一個放置在胎兒的胸部或背部,進行胎心的測量。儀器的屏幕上有胎心和宮縮的相應圖形顯示,準媽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寶寶的心跳。另外還有一個按鈕,當準媽媽感覺到胎動時可以按壓此按鈕, 機器會自動將胎動記錄下來。胎心監護儀將胎心的每個心動週期計算出來的心跳數,依次描記在圖紙上以顯示胎心基線變異。在一定範圍內,胎心基線變化表示胎心中樞N植物神經調節和心臟傳導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儲備力。
胎心過快或過慢都是有問題的表現,但是一般性的伴隨胎動的胎心過快不能說明胎兒出現了甚麼問題,往往是胎心過慢的風險更大,提示胎兒在宮內的儲備減少,面臨缺血缺氧的危險,需要醫生及時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