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對數視力表與小數記錄視力表的換算 查自己視力最簡單、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用視力表。以前視力1.5就是最好了,對一些概念比較根深蒂固的人來說,對於現在的視力表記錄方法感到不太直觀,需要進行視力表的換算。現在的視力表不再採用0.1-1.5這樣的小數記錄方法,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視力5.0、4.0之類,這種新的方法叫做標準對數記錄法。這兩種視力表換算規則如下: 舊 新 度數 0.1---------4.0----------650 0.12--------4.1 ---------550~600 0.15--------4.2 ---------500 0.2---------4.3 ---------450 0.25--------4.4 ---------400 0.3---------4.5 ---------300~350 0.4---------4.6 ---------250 0.5---------4.7 ---------200 0.6---------4.8----------150 0.8---------4.9 ---------100 1.0---------5.0 1.2---------5.1 1.5---------5.2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設計的。所謂視角就是由外界兩點發出的光線,經眼內結點所形成的夾角。正常情況下,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即一分視角。視力表就是以一分視角為單位進行設計的。 使用視力表測量視力時,被測者應距視力表5米(如不滿可利用鏡面反射),1.0及以上是正常視力。一般是從視力表較低的水平往高水平辨別,直到不能辨認這樣來測定;不過實際操作時由於整個群體的視力水平還算不錯,為了節省時間會有一些施測者喜歡從最難的開始讓測試者辨別,說到這裡小編就想起一件趣事。 有些朋友視力的確很糟糕,他們在5米內還是看不清0.1處E字缺口。此時可讓其走近直到能看清為止,這時他的視力為:視力=0.1×距離(米)/5。如果在半米內仍然看不清視力表上的E字缺口,那麼就要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 視力表上的數值與屈光度的換算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屈光度的概念。人們口中的近視度數與屈光度關係密切。1屈光度被定義為光線在通過鏡片在鏡片後一米處形成焦點。以D表示,f表示焦距就有公式D=1/f。距離如果鏡片焦距是0.5米那麼這個鏡片的屈光度就是1/0.5=2,習慣上人們喜歡把這個叫做200度。 很多朋友想搞清視力表上的視力跟屈光度(近視度數)的關係,其實這兩個概念是彼此獨立的,它們之間沒有絕對準確的換算關係。 一般來說屈光不正的人視力都不太好,屈光度數越高,裸眼視力也就越低。但這也不絕對,有人屈光度不高,但是視力缺很低,因為影響視力好壞的不只屈光度一個因素。如果眼睛有其他疾病或網膜成像功能、視神經功能受損等也會使視力下
降。而屈光度不變不表示視力不能改變,所以近視的朋友們不必太過灰心,及時使用合理的干預,慢慢積累的成果就會讓你擺脫框架鏡的煩惱啦。青少年朋友長期使用還能有效控制近視增長,讓近視度數不會快速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