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病因:
大多是由於急性鼻竇炎(12周內出現症狀)未經治療或有效治療,或腺樣體肥大或感染反覆發作:鼻腔阻塞導致鼻竇粘膜功能異常(詳見腺樣體肥大專題)
過敏性因素。65%的兒童鼻竇炎與過敏性反應有關。
主要表現:
1.鼻塞和膿性鼻涕;
2.面部或頭痛:年齡較小的兒童通常不能準確敘述,常表現為煩躁、易怒或哭鬧;
3.慢性咳嗽;
4.行為改變:精神萎靡,記憶力差;
5.聽力下降:多為腺樣體肥大和咽部水腫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
6.
治療:
兒童慢性鼻竇炎在青春期後可有自愈傾向,所以一般可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常規可採用抗生素、外用糖皮質激素、粘液促進劑、鼻腔沖洗(能配合的兒童)等綜合治療3個月以上。此時應該對病人進行系統的評估,包括:症狀評分、副鼻竇的CT掃描等。如果評估結果表明治療效果不佳,再考慮鼻內窺鏡手術。
綜上所述,"藥物治療 "和 "手術治療 "都是治療 "慢性鼻竇炎 "的方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合理選擇手術和綜合藥物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害怕手術,抗拒手術
有些人認為手術是有創傷性的,只要是手術就難免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聽到 "手術 "二字就會本能地產生抗拒情緒。 患者的鼻腔粘膜高度水腫,或有鼻息肉鼻腔阻塞。
過度依賴手術
與 "懼怕手術 "相反,一些長期受 "慢性鼻竇炎 "困擾而又未進行全面藥物治療的患者,急於進行手術。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擺脫 "手術 "思維,認為 "手術 "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迅速改善症狀。首先要走出 "手術 "的誤區,認為 "手術 "比藥物治療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並不是所有的慢性鼻竇炎患者都必須做手術,甚至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一部分慢性鼻竇炎患者可以通過系統的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
特別是對於 "無鼻息肉的慢性鼻竇炎 "患者來說,如果不進行藥物治療,手術可能會矯枉過正,甚至會出現術後空鼻、鼻腔強烈刺激等症狀。因此,選擇手術治療既要及時,又要慎重。
只有正確選擇治療方案,手術切除病灶,配合綜合藥物治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治療效果,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健康和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