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於其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因此很容易被人誤解為普通感冒而延誤治療。也有患者沒有其它症狀。造成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於天氣比較炎熱、室內空氣流通不暢,使室內空氣細菌和病毒急劇繁殖,進入小兒呼吸道而引起疾病發生。這些病毒主要是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併發細菌感染等。
其特點為皰疹性潰瘍性粘膜損害,常見於嬰幼兒, 特徵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並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起病2日內口腔粘膜出現少數(很少多於12個)小的(直徑 1-2mm)灰白色皰疹,周圍繞以紅暈,多見於扁桃體前部,但也可位於軟顎,扁桃體,懸雍垂,舌部等,在以後的24小時內水泡破潰變為淺潰瘍,直徑一般在 5mm以下,1-5日內癒合。
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和室內的衛生,多喝水,吃清淡食物,儘量不去嘈雜的公共場所。但必須注意的是,這種病起病急,得病後體溫迅速升高,容易導致高熱抽搐。如果抽搐,在迅速送往醫院的同時,可以掐住患者的人中穴,不斷呼喊患者名字,同時要防止在抽搐時咬傷舌頭。
口腔皰疹分佈極廣泛,無嚴格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染。該病的潛伏期為2~7天,傳染源包括患者和隱性感染者。
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
好發於咀唇和口周皮膚上,如唇紅皮膚交界、口角、鼻翼、鼻唇溝和頦部等處。開始皮膚髮紅、發癢、有燒灼感,隨即出現水皰,皰小成簇,皰液清亮,以後渾濁,最後結成黃色痂皮,不久痂皮脫落而癒合,局部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病程1-2周,如合併感染,病程往往延長。
禁用刺激性藥物和食物。局部可塗皰疹淨抑制病毒,亦可噴撒西瓜霜,錫類散等。食物以微溫或涼的流質為宜。發熱者可用退熱劑,有繼發感染時用抗生素。
流行時, 保持口腔清潔,多飲水,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家長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注意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