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9-10 11:43

  大黃是一味中藥,不同的配伍有不同的作用。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黃這味中藥如果服用不當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下面一起來了解了解中藥大黃的作用和服用禁忌都有哪些吧。

  中藥大黃的作用

  大黃,別名川軍,將軍,一味中藥。其味苦、性寒,入胃、大腸、肝經。我國曆代中醫對大黃都很重視,將它與人參、附子、熟地一起稱作“四大金剛”,推為“藥中張飛”。大黃主要功能是瀉熱毒、破淤血、蕩積滯、利膽退黃,對火眼赤痛、溼熱黃疸、食積、瀉痢、實熱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閉經等多種病症有較好療效。臨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後下。不過,由於其通下苦寒之性猛,婦女胎前產後及身體虛弱者應慎用。

  從宮廷醫寨、醫家著作到民間單方,從配伍內服到炮製外用,大黃都以其瀉熱通便,止痛、破積行淤的功效被醫家和病患所稱道,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洗劉、膏劑等。除此之外,大黃茶、大黃酒等也是養生保健之佳品。

  那麼,服用大黃有哪些禁忌呢?

  中藥大黃的服用禁忌

  一般人每次1~5克比較適宜;脾胃虛弱、虛寒等病症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長期服用。

  用該品瀉下通便,煎服時應後下,或用沸開水泡汁,否則藥效會減弱。

  服用大黃後,其色素會從小便或汗腺中排洩,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現黃色。此外,哺乳婦女服用後,嬰兒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瀉,因此授乳婦女不宜服用。由於該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婦女胎前產後及月經期間也必須慎用。

  大黃除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外,曾有報道2例老年患者因長期服用(2年)大黃蘇打片,每日15-21片,引起嚴重的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下降到5-5.6g,當減少用藥量並補充鐵等維生素C後恢復正常。通過炭末在腸道內轉運時間和排洩時間研究以及腸道內水分測定等證明,大黃作用部位在大腸,是一種大腸性致瀉劑,而鐵主要在大腸中吸收,認為導缺致鐵的原因可能為,大黃導瀉作用干擾了鐵的吸收;大黃鞣酸可能與Fe結合成不溶性複合物,妨礙了吸收;蘇打中和了胃酸;干擾了鐵與維生素C螯合,妨礙了鐵的吸收。還有報道1例哮喘病人服大黃蘇打4片後,出現皮膚癢疹、紅斑,哮喘加重,經斑貼試驗證實為大黃致敏。

中藥大黃作用和服用禁忌相關文章
脾虛洩瀉,胃弱食少者忌服。 第2步《本草經集註》:"惡乾漆。" 第3步《本草經疏》:"陰陽兩虛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飲食少進及食不消,或兼洩瀉,或惡冷物及好熱食;腎虛天明作洩;上熱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宮寒;血虛不孕,陽虛發熱,瘀血停滯,產後血虛發熱,金瘡發熱;癰疽潰後發熱,傷食發熱,陰虛小水不利,痘後脾虛小水不利,血虛不得眠,血虛煩躁,脾陰不足作洩等證,法鹹忌之。&
發布於 2024-03-11 22:08
0評論
(1)過量服用可引起噁心、頭昏、腹痛、腹瀉、黃疸。 (2)過敏反應:表現為過敏性紫癜、藥疹、皮炎、水皰、哮喘加重等。 (3)服用過久能引起甲狀腺腺瘤樣變化、肝細胞退行性變化、靜脈瘀血及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大黃副作用詳解 1、作為天然藥物,自身有副作用,且由於個體差異、患者的病症不同以及大黃的產地、品種、收割時間、質量、劑型、給藥途徑等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大黃性味苦寒,久服易損傷脾胃,過量可引起
發布於 2024-06-11 11:37
0評論
【中藥名】大黃dàihuáng 【別名】南大黃、牛舌大黃。 【英文名】RheiRadixEtRhizoma。 【來源】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黃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藥用大黃Rheumoj-flcinaleBaill.的乾燥根和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狀莖及根部肥厚,黃褐色。莖上疏被短柔毛,節處較密,中空。基生
發布於 2023-09-10 11:23
0評論
具有瀉熱通便功效,用於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腹部脹滿、疼痛拒按,甚至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如大承氣湯;或脾陽不足之冷積便秘,如溫脾湯。解毒消癰功效,用於熱毒瘡瘍、暴赤眼痛、口舌生瘡、齒齦腫痛,如大黃牡丹皮湯。行瘀通經功效,用於瘀血阻滯之月經閉止、產後瘀阻、症瘕積聚,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清熱除溼功效,用於溼熱壅滯之黃疸、小便不利、大便乾結;熱淋、石淋如八正散。亦可涼血止血,用於熱傷血絡之吐血、
發布於 2024-06-11 11:17
0評論
黃柏,知母,茯苓,棗仁和五倍子加在一起主要是以清瀉相火和安神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虛火旺導致的失眠多夢等不適。有失眠時還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調節,如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恐懼及思慮過度,避免情緒激動,睡眠環境宜安靜,睡前忌菸酒,不喝刺激提神類的東西如濃茶,咖啡等,適當的能加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發布於 2023-09-16 00:08
0評論
食用生大黃注意事項 本品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脾胃虛寒、血虛氣弱、婦女胎前、產後、月經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黃內服可能發生噁心、嘔吐、腹痛等副反應,一般停藥後即可緩解。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生地黃,別名:地黃、生地、地髓、原生地、幹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拉丁文名:Rehmanniaglutinosa(Gaetn.)Libosch etM
發布於 2023-12-04 11:59
0評論
生大黃 即原生藥材的飲片。主要功能為攻積導滯、瀉下通便,用於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 生大黃能夠夠瀉熱通腸,逐瘀通經,涼血解毒。用於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溼熱黃疸,血熱吐衄,實熱便秘,積滯腹痛,腸癰腹痛,瀉痢不爽,目赤,咽腫,癰腫疔瘡,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出血者。 大黃的主要功效是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溼熱
發布於 2023-12-04 11:52
0評論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1)導瀉。大黃煎劑有明顯的瀉下作用,這種作用受溫度和時間的影響。其熱水浸出液,在酸、鹼條件下或50℃減壓濃縮,瀉下效力均不受影響。沸水浴常壓濃縮,其瀉下作用僅為原浸出液的1/3。瀉下作用隨加熱時間的延長而減弱。大黃瀉下成分約有20種,包括蒽醌類和二蒽酮類以及它們的甙類,而主要瀉下成分為二蒽酮類化合物—番瀉甙。番瀉甙A、B、C、D、E、F的瀉下活性相似;8-葡萄糖大黃酸蒽酮的
發布於 2024-06-11 11:24
0評論
將地黃作為食品,在民間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黃產區群眾就將地黃“醃製成鹹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人們仍把地黃切絲涼拌,煮粥而食。 地黃是“四大懷藥”之一,有著久遠的歷史記載。從周朝開始,四大懷藥被歷代列為皇封貢品;唐宋時期,四大懷藥已久負盛名,經絲綢之路傳入亞歐各國;明代鄭和將懷藥帶入東南亞、中東、非洲諸國;近代四大懷藥被海外人士譽為“華藥”。《紅樓夢》中亦有寶玉為晴雯改藥方加
發布於 2024-02-23 19:12
0評論
銀杏黃酮苷系銀杏葉提取物,主要含銀杏黃酮苷。銀杏黃酮苷能擴張腦血管,促進腦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和保護腦細胞;改善缺氧細胞的能量代謝和營養;提高紅細胞SOD活性,抑制細胞膜脂質過氧化;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擴張冠脈血管,增加冠脈循環血流量,緩解血管的痙攣。臨床上主要用於中老年腦功能不全、阿爾茨海默病,如記憶力減退、智能衰退、精力不集中、頭痛、耳鳴等;對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所致的冠狀動脈供
發布於 2023-11-10 12: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