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中成藥說明書上,我們常常會看到止咳化痰這四個字,很多人在出現咳嗽或咳痰的某一症狀時,也習慣選擇具有止咳化痰雙重功效的中成藥。其實,這四個字包含著兩種不同的含義。凡是具有減輕或制止咳嗽的中藥或中成藥稱為“止咳”,而具有祛痰和消痰作用的則稱為“化痰”———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臨床上將咳嗽分為乾咳和溼咳兩種情況。乾咳是指咳嗽頻繁,但無痰或痰量極少,常見於急性咽炎、急性喉炎、輕症肺結核等疾病。溼咳是指咳嗽伴有咳痰,常見於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中醫所稱的“止咳”,主要是指能夠減輕和抑制咳嗽的症狀,用以改善因咳嗽而引起的身體不適。當僅有咳嗽症狀而無明顯痰液咳出時,就不要選用止咳化痰藥,僅用止咳藥就可以了,可服用具有止咳作用的中藥杏仁、百部等或鎮咳寧膠囊等中成藥進行治療。
中醫所講的“痰”,含義非常廣泛,還包括神志和精神的反常或錯亂等表現。而“化痰”一詞中所指的“痰”,僅是指呼吸道中所分泌的黏液狀物質。中醫藥學所講的“化痰”,是要根據不同的症狀採取不同的“化痰”方法,主要為“溫化寒痰”和“清化熱痰”兩種。
所謂“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較多,就要採取溫化寒痰的治療原則,選用具有溫熱性質的中藥如半夏、天南星等或通宣理肺丸(口服液)、小青龍顆粒等中成藥進行治療。
所謂“熱痰”是指因感受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黃而黏稠,不易咳出,就要採取清化熱痰的治療原則,適用具有寒涼性質的中藥如貝母、竹瀝等或急支糖漿、鮮竹瀝口服液等中成藥進行治療。
特別要提醒的是,當呼吸系統疾病具有咳嗽、咳痰兩種症狀時就應該選用止咳化痰的中藥或中成藥來進行治療,但在選擇藥物時,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屬於“寒痰”還是“熱痰”(稀白的痰就是“寒痰”,黃稠的痰就是“熱痰”),然後再有選擇地服用溫化寒痰藥或清化熱痰藥。當自己搞不清楚時,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