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9-18 05:11

  面癱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很多的患者在都是老年人,但是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年輕人也會有面癱的風險,因此,掌握面癱的治療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中醫的針灸治療面癱是不錯的,主要是通過穴位的針灸來治療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針灸治療面癱確實很有效果,我們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針灸取穴,還是從中醫理論來著手:面癱是風邪侵襲經絡,所以治療重點是把經絡的“風”驅除掉。中醫分陰陽,取穴的時候一般以頭面部陽經穴位為主,般在面癱局部(半邊臉)上要用到10個以上的穴位,以淺刺、斜刺、透刺手法為主,除了面部取穴以外,也要配合在耳後、手上取穴。針灸治療面癱的取穴,大概就是這樣的原則。

  各個穴位詳解:

  印堂穴:位於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頭痛、通血絡等功效。

  陽白穴:位於面部,瞳孔直上方,離眉毛上緣約二釐米處。一般 配太陽穴、睛明穴、魚腰穴治目赤腫痛、視物昏花、上瞼下垂等。

  太陽穴: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在兩眉梢後凹陷處。太陽穴的主治病症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迎香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此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壓此穴可止牙痛,還有通便功能。

  頰車穴:人體頰車穴位於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治療面癱一般向地倉穴透刺。

  顴髎穴:位於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主治口眼歪斜,眼瞼瞤動,目赤,目黃,齒痛,及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翳風穴: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治面癱時可向下頜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

  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道,是一個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凡是顏面上的病,項牙痛、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療效。但要注意的是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孕婦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

針灸治療面癱穴位詳解相關文章
1、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道,是一個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凡是顏面上的病,頸項牙痛、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療效。但要注意的是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孕婦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2、太陽穴: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兩眉梢後凹陷處。太
發布於 2024-08-20 17:57
0評論
各個穴位詳解: 印堂穴:位於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頭痛、通血絡等功效。 陽白穴:位於面部,瞳孔直上方,離眉毛上緣約二釐米處。一般配太陽穴、睛明穴、魚腰穴治目赤腫痛、視物昏花、上瞼下垂等。 太陽穴: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兩眉梢後凹陷處。太陽穴的主治病症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達摩
發布於 2024-05-18 06:00
0評論
概述 最近同事小范心情老是很憂鬱,提不起精神,見到人就有點回避的意思。近距離發現其出現了口歪眼斜的情況,去醫院檢查得出患上了面癱。面癱醫學上被稱之為面部神經麻痺,是指面部肌肉群出現了運動性障礙的的情況,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的疾病,出現在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不受年齡的限制。其給患者的生活帶來的很大的不便,有的患者連簡單的抬眉都做不出來,那麼,針灸怎麼治療面癱呢? 步驟/方法: 1、 目前,治療面癱的
發布於 2023-07-13 15:16
0評論
1、體針法 取穴:常用穴:地倉、水溝、四白、太陽、絲竹空、翳風、睛明。備用穴:合谷、內庭。 操作:每次選常用穴4-5穴,備用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可根據透刺二穴間距離選針,經常用作透穴的穴位為地倉透四白、太陽透絲竹空等.迅速進針,緩慢送針,不可提插捻轉,針身與皮膚成10~15度交角。如透穴,以針尖到達上穴後再刺入0.3寸左右為宜。翳風穴斜向上刺,以面部出現針感為宜,睛明穴用5分長毫針淺刺0.
發布於 2023-09-18 18:08
0評論
針灸治療面癱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其療效是肯定的。因此,至今仍然是中醫治療面癱病症主要手段之一。 現代醫學對針灸治療面癱已予肯定,有臨床研究報道貝爾氏麻痺患者在發病10~20天的急性期沒有明顯好轉者,行針刺治療,有85%治癒,92.3%明顯好轉,對後遺症患者則不理想,但也有效。普遍認為,針刺治療面癱的機理是興奮神經、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炎鎮痛等,針刺療法被多版神經內科學納入面神經炎治療方案之
發布於 2025-01-06 12:53
0評論
針灸治療面癱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其療效是肯定的。因此,至今仍然是中醫治療面癱病症主要手段之一。 現代醫學對針灸治療面癱已予肯定,有臨床研究報道貝爾氏麻痺患者在發病10~20天的急性期沒有明顯好轉者,行針刺治療,有85%治癒,92.3%明顯好轉,對後遺症患者則不理想,但也有效。普遍認為,針刺治療面癱的機理是興奮神經、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炎鎮痛等,針刺療法被多版神經內科學納入面神經炎治療方案之
發布於 2025-01-25 05:12
0評論
針灸治療本病效果很好,而且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有觀點認為本病在初始的急性期內不宜針灸,這其實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關鍵在於取穴及手法。本病的針刺治療應該分期進行,急性期和恢復期的取穴、針刺方法和手法等應有所不同,以充分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在初始發病的急性期,病邪表淺,面部取穴宜少淺刺,手法宜輕,應以頸項部和四肢穴位為主,如風池、合谷、足三里、太沖等。 恢復期面部取穴則可適當增加,並使用透刺,如陽
發布於 2024-04-09 01:14
0評論
針對面癱,我們有很多種治療方法,但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而又有效果呢?小編這裡有一篇關於面癱的針灸療法,不知道能否適合各位讀者,但起碼可以試一下,多一種方法多一分把握嘛。 表現:通常急性起病、往往是在清晨起床,或在漱洗照鏡時發現一側面部板滯、閉目不全、額紋消失、口角歪斜、鼻唇溝變淺或歪斜、漱口漏水、說話漏風,進餐時食物常滯留在患側齒頰之間,不能作蹙額、皺眉、露齒、鼓腮、吹哨等動作,少數病人初起時有耳
發布於 2024-12-21 02:47
0評論
概述 面癱的症狀比較明顯,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是非常多的,可以選擇使用中醫按摩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出現了面癱的症狀,根據嚴重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也可以選擇使用針灸的方法來治療面癱,面癱的患者通過使用穴位治療的方法來進行調理,效果是比較好的,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現了明顯的身體不適的症狀,對面癱的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 步驟/方法: 1、 針灸治療面癱的效果都是比較好的,可以使用面部穴位針灸的
發布於 2022-10-23 06:23
0評論
治療面癱後遺症的方法(1)上瞼閉合遲鈍,瞼裂變小者,可用點瞼法,用5分或1寸毫針,一手按緊臉皮,一手持針輕輕斜刺,動作要快,象用針劃過似的,但是要一針一針地點著前進,勿需見血。另眼瞼屬脾,取脾經的原穴太白或三陰交、陰陵泉、脾俞等交替使用,以改善眼瞼運動不良的現象。 治療面癱後遺症的方法(2)一側口角下垂,可用口腔腮內瀉血方法,把口腔粘膜用三稜針刺破,未見血者可用手術刀片,淺劃粘膜,勿深,令患者縮
發布於 2023-01-06 21:1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