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9-18 23:38

  直腸息肉是多見的一種直腸類疾病,但是具體在表現上卻可以分為四類,每類直腸息肉具體的症狀不同,在治療時所需要採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些是發生於幼年人群上的,有些是與平時的生活習慣相關聯的,對於患者而言首先了解一下自己屬於哪些類型的疾病很有必要。

  1.幼年性息肉:約90%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以男孩為多見。外觀為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90%生長於距肛門25釐米的範圍內,直徑多數小於1釐米,絕大多數有蒂,約25%為多發性,組織學上表現為分化好而大小不規則的腺體,有的形成囊性擴張,中貯粘液,間質增生,並有較多炎性細胞浸潤,有時表面有潰瘍形成。次類息肉一般不發生惡變。

  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見的一種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佈以遠側大腸為多,一般均較小,直徑很少超過1釐米,其外形為黏膜表面的一個小滴狀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較寬,多發性亦常見,組織學上次種息肉是由增大而規則的腺體形成,腺體上皮細胞增多造成皮皺縮呈鋸齒形,細胞核排列規則,其大小及染色質含量變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見。其重要特點是腸腺隱窩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細胞出現。增生性息肉不發生惡變。

  3.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稱良性淋巴瘤,多見於20~40歲成人,亦可發生於兒童,男性略多,多發於直腸,尤其是下段直腸,多數為單發,亦可多發,大小不等,直徑可自數毫米至3~4釐米。表面光滑或分葉狀或有表淺潰瘍形成。多數無蒂,有蒂時亦短粗。組織學上表現為分化良好的淋巴濾泡組織,侷限於粘膜下層內,表面覆蓋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髮中心,往往較為擴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圍淋巴細胞中無核分裂像,增殖的濾泡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發生癌變。較少見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現為數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釐米的小球形息肉,多發病於兒童。組織學變化於淋巴性息肉同。

  4.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腸粘膜長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樣肉芽腫,這種息肉多見於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血吸蟲病,阿米巴痢疾及腸結核等病的病變腸道中。常為多發性,多數較小,直徑常在1釐米以下,病程較長者,體積可增大。外形多較窄、長、蒂闊而遠端不規則。有時呈橋狀,兩端附著與粘膜,中段遊離。組織學表現為纖維性肉芽組織,上皮成分亦可呈間葉樣變,尚不能肯定。

常見的直腸息肉都有哪些種類相關文章
1.乳頭狀息肉(絨毛乳頭狀瘤):本病少見,約佔成人息肉的15%,多發生於35-50歲的男性。也是一種良性腺瘤,但先由粘膜表面細胞生長,然後腸腺發生改變。多發生直腸或乙狀結腸下部。 2.腺瘤性息肉(直腸息肉):是一種腸道的良性腫瘤,多見於兒童。由腺樣組織構成,初起在粘膜上有一個小的突起,多無症狀,逐漸長大如黃豆粒,再大如核桃。質軟有彈性,色多鮮紅而易出血。 3.息肉病:本病為結腸及直腸多發性息肉,
發布於 2023-10-01 21:25
0評論
1、新生物:計有管狀腺瘤、管狀絨毛腺瘤、絨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這類息肉是由腸上皮生長的新生物,極易發生癌變。錯構瘤這類腫瘤是正常組織的異常混合,一種或數種組織過度生長的腫瘤。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綜合徵。息肉一般不會惡變,但息肉病則多會惡變。 2、炎性息肉:即假息肉,由腸粘膜潰瘍而引起。常見的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良性淋巴樣息肉和良性淋巴樣息肉病,屬正常淋巴組織,與
發布於 2024-09-17 22:50
0評論
生殖細胞瘤 佔卵巢腫瘤的20%,發病率僅次於上皮性腫瘤。生殖細胞腫瘤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年輕婦女多見。兒童和青春期婦女,60%的卵巢腫瘤為生殖細胞來源,其中1/3為惡性。 特異性性索間質細胞腫瘤 約佔卵巢腫瘤的5%~10%。此類腫瘤能分泌激素並出現相應症狀,又稱功能性卵巢腫瘤。其中顆粒和卵泡膜細胞瘤因能分泌雌激素,在女孩可引起性早熟,生育年齡可出現月經紊亂,老年婦女可發生絕經後出血。約15%伴發
發布於 2023-01-06 22:41
0評論
概述 痤瘡這個疾病對人體健康會有很大的影響,會導致很多患者出現精神過度緊張和焦慮現象的患者,如果出現了痤瘡,還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了大面積的痘痘的症狀,痤瘡的病因比較多,而且對患者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根據不同痤瘡的類型進行合理的檢查和治療,可以有效避免出現痤瘡面積明顯增大的現象,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現有膿包型痤瘡的症狀,對於皮膚健康也是非常好的。 步驟/方法: 1、 有的患者出現痤瘡,可能會引起局部
發布於 2023-02-19 21:49
0評論
直腸息肉又稱直腸腺瘤,有單發xing和多發xing之分。形成直腸息肉的原因有哪些呢?博仕肛腸專家介紹,飲食因素與直腸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細菌與膽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xing息肉形成的基礎,因此要了解導致直腸息肉的病因,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效地進行預防,以下我們就來詳細瞭解直腸息肉的病因內容。 專家講解:形成直腸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1、飲食因素:膳食中脂肪類成分超過40%是形成結、直腸
發布於 2023-09-22 19:19
0評論
概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不注重飲食習慣,導致出現了一些腸道疾病,直腸息肉就是其中一種,直腸息肉,從病理上來看,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後果。在這我們來聊聊預防直腸息肉的方法有哪些吧。 步驟/方法: 1、 要想遠離直腸息肉,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保持樂觀: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
發布於 2024-06-27 05:14
0評論
內鏡治療 內鏡治療是切除直腸息肉最常用方法。一般來說,只有有癌變傾向的息肉,或者導致臨床症狀的息肉才需要考慮內鏡下治療。內鏡治療最適用於有蒂息肉,可以採取的切除方法很多,應根據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態,有蒂或無蒂等,選用不同的手術方式。近年來,隨著內鏡治療技術的提高,結腸鏡內鏡切除的手段越來越多,適應徵越來越擴大。 一般來說,對於較大的有蒂和亞蒂息肉,直徑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頻電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
發布於 2024-08-17 19:04
0評論
第一、對於盲腸結腸息肉患者,飲食上的調治也很重要,不合理的飲食常加重腹瀉、出血等症狀,所以對患者要求禁飲灑,禁辛辣刺激性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飲食。 第二、對於單發性息肉,腸鏡下切除術是首選治療方法,對於多發性息肉或息肉病,可行腸鏡下分期分段息肉切除術。若病變腸段息肉人多,以至無法進行腸鏡下切除者,可考慮病變腸段手術切除治療。 第三、結、直腸息肉切除術後,應定期隨訪,複查。由於採用電灼,套扎,結紮等
發布於 2024-10-17 14:02
0評論
腸鏡檢查橫結腸降結腸息肉病情描述:我父親77歲,最近大便次數較往常略多,有時感覺腹部有下墜感,後到淄博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就診,腸鏡結果:進境70cm於盲腸,無異常,退鏡所見橫結腸、降結腸散在數個約0.3-0.4cm息肉樣隆起,光滑,活檢3塊。餘結腸、直腸粘膜均光滑,血管紋理清晰。橫結腸3小片粘膜混合性腺瘤性息肉伴活動性炎症及灶性淋巴組織增生,部分腺上皮輕度非典型增生。醫生直接建議手術。這個檢查已
發布於 2022-12-01 02:11
0評論
牙疼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種疾病,然而好多患者在牙疼時只是隨意去藥店買些止疼藥吃,而不是去醫院檢查牙疼的病因,再進行治療,其實牙疼是口腔疾病的一種外在體現,根據牙疼不同的病因可以將牙疼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蛀牙引起的牙疼:俗稱是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這種牙痛的表現:牙齒已經有蛀牙形成,特別是對糖、奶類食品以及冷、熱等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因此發作起來的時候,是一種鑽骨般的痛,並且通常不會伴隨有牙齦的反
發布於 2023-10-23 19:5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