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血型不合很多見,其所生新生兒中發生血型不合性溶血病者亦不少見。但由於對新生兒溶血病缺乏瞭解或所知對新生兒溶血病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1、何謂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溶血病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母親的血型抗體通過胎盤而引起胎兒、新生兒紅細胞的破壞。人類的血型系統有26個,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種以上,有多個血型系統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見。在我國,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發病率更是明顯高於RH血型不合。對於ABO溶血病,以母親血型以母親血型為RH陰性,新生兒血型為RH陽性最多。溶血病的發病包括6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中斷即可終止發病,因此夫婦血型不合的多(約佔1/4),真正發病的少(約佔其初生兒的10%)。由於自然界存在類似A或B物質,ABO血型不合所致溶血者約40%-50%在第一胎即開始發病。對於O型血產婦,其"天然"抗A、抗B體有1gG,可以通過胎盤屏障,而對於A型或B型血產婦,其抗B或抗A"天然"抗體主要為1gG,不能通過胎盤屏障,故當產婦為A型血,胎兒為B或AB型血,或產婦為B型血,胎兒為A或AB型血時,溶血病發病者很少。
2、溶血病有何表現?對於孕期一般無特殊症狀,較重者出現宮底高與孕月不符,體重、腹圍的增長大於正常,臨產前可自覺全身出現雜音,也要以出現死胎前的胎心胎動改變。嚴重者(以RH血型不合多見)可致死胎、流產或是早產。胎盤與新生兒體重之比不足1:7,甚至僅1:1.3-4,羊水黃色。對於新生兒,
可表現為:
(1)心臟擴大,全身水腫,部分患兒因心力衰竭而致腫加重;
(2)貧血與肝脾腫大;
(3)肝脾等臟器中有散在髓外造血灶;
(4)全身黃疸和核黃疸;
(5)部分患兒尚可也現低血糖和血小板減少等。
3、對溶血病如何進行診斷?夫婦血型不合時需警惕新生兒溶血病,根據病史、臨床特點、產前B超檢查、特異性血清抗體測定(包括孕母抗體和新生兒抗體)、胎兒RHD型抗體的檢測以及母親抗D功能活性測定等一般可以確診。對已知受累的胎兒,可採臍帶血進行血常規、血型、血清膽紅素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交叉配型,每6小時複查一次血清膽紅素,每天覆查一次血常規,以指導診斷與治療。溶血性抗體,尤其是RH抗體,可引志紅細胞不斷溶血,直到抗體消失為止(通常為三個月),這在未進行換血治療的新生兒尤為明顯。故對溶血病新生兒,尤其是RH溶血新生兒,至少應監測紅蛋白水平三個月。發生溶血病時怎麼辦?夫婦血型不合時,尤其是既往可疑病史者,應進行產前監測與預防。若胎兒已發生溶血病,則視情況而定,必要時產前即開始治療。出生後發生溶血病時應該立即轉入新生兒監護病房進行有關監測與治療,如進行光療、換血治療、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及應用金屬卟啉以阻斷膽紅素的產生等。與此同時,在出生後2個月內進行貧血監測:每週複查一次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當血紅蛋白降至70%L以下時,應考慮小劑量輸血,亦可考慮應用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在康復早期補充鐵劑,糾正貧血。
總之,對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要把住三關:
第一關(生後1天內),立即用濃縮紅細胞換血以改善胎兒水腫;
第二關(第2-7天),降低膽紅素防止核黃疸;
第三關(2周-2月),糾正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