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過分的強烈免疫反應是有害的。有許多自身免疫病和炎症可能與免疫反應在Th1/Th2之間的不平衡有關。比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就是Th1為主的,而過敏性哮喘就是Th2為主的。因此,那些有選擇性激發Th1或Th2反應的藥物可能產生選擇性的免疫治療的效果。最近以來,Th1或Th2反應是根據Th1或Th2細胞亞群及其他們分泌的主要細胞因子來定義的。
左旋咪唑在此前曾被用於對麻風病,癌症尤其是直腸癌的治療。我們曾假定此藥是通過誘導Ⅰ類細胞因子的釋放來激發細胞免疫的。在本實驗中我們通過一個易於指向Ⅱ類免疫反應而Ⅰ類反應相對缺乏的動物模型來來研究左旋咪唑的藥理作用。
棕鼠通常有較高的IgE水平,而細胞免疫能力較為低下,表明它傾向於Ⅱ類免疫反應。給棕鼠注入亞毒性劑量的氯化汞能引發主要由Ⅱ類細胞因子介導的強烈的自身免疫反應。我們的研究表明,給棕鼠左旋咪唑能降低血清IgE的濃度,增加IFN-gamma的濃度,表明免疫反應向Ⅰ類轉化。預先使用左旋咪唑能完全阻斷由氯化汞引起的Ⅱ類免疫反應。我們已經證明,這種效應是由IL-18引起的,IL-18是在最近才被全面理解,它是由單核-巨噬細胞系分泌的細胞因子,它的主要作用是上調IFN-gamma的表達,而IFN-gamma是最典型的Ⅰ類細胞因子。
結果表明
1.左旋咪唑能升高血漿IFN-gamma的水平,同時抑制IgE的產生。這種作用是劑量依賴的。在用藥後的第三天,血清IFN的水平最高,其中又以25mg/kg/天這一劑量效果最好。血清IgE的水平在第3,5,8天都顯著低於未用藥時,尤以第三天為最低。而且25mg/kg/天的劑量的降IgE效果最好。由於棕鼠對這一劑可以很好地耐受,所以以下的試驗用的就是這個劑量。
2.左旋咪唑提高了脾臟細胞IFN-gamma的基因的表達,這種提高在第三天最明顯,然後就緩慢下降並出現波動。
3.左旋咪唑抑制脾臟細胞IL-4基因的表達,這種抑制在用藥後的第八天最為明顯。
4.PCR的結果表明,當第三天IFN-gamma的表達最明顯時,IL-18基因的表達也達到最高,但IL-12基因的的表達並沒有出現變化。
5.氯化汞皮下注射時,能顯著提高IgE的水平,同時增加IL-4基因的表達,表明氯化汞能誘導機體朝向Ⅱ類免疫反應發展。但預先使用左旋咪唑能顯著降低氯化汞引起的IgE升高達,其幅度為2個log,並降低脾細胞中IL-4的表達。
我們已經證明,左旋咪唑能通過促進IFN的合成來抑制由氯化汞引起的Ⅱ類免疫反應。IFN的誘導主要通過IL-12和IL-18兩條途徑,IL-18與IL-12有協同作用,他們都是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左旋咪唑能選擇性地提高IL-18基因地表達。這表明,左旋咪唑能將免疫反應從以Ⅱ類為主調整導以Ⅰ類為主,並調整二者的平衡。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徵也是一種以Ⅱ類為主的免疫反應性疾病,患者的血清IgE的水平是高於正常的,同時還伴有特應性(atopy),這也是由Ⅱ類細胞因子介導的。我們的研究表明,左旋咪唑對此類疾病的作用是通過重新調整Ⅰ類和Ⅱ類免疫反應的不平衡來實現的,說明任何能誘導IL-18的藥物都可能有相似的作用。
選擇性地增強Ⅰ類免疫反應可能有助於對一些疾病的治療,比如癌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和炎症狀態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著眼於有選擇性抑制那些有害的免疫反應,而增強或維持與之對抗的免疫反應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