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穴
主穴:風府、啞門。
配穴:意識障礙加人中、百會、腦清;心臟衰弱,舌質絳有瘀斑加內關、血海;神志清醒後大小便失禁加八 、三陰交、陰陵泉;吞嚥困難加翳風、廉泉;上下肢功能障礙加局部腧穴。療效不顯加頂中線、顳前線(頭皮針區)。
腦清穴位置:脛骨外緣,解溪穴直2寸。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據症加取配穴。針刺深度,在患者神志未清時,可以患者頸周圍長的12~14%為安全度。神志轉清後,進針深度可參照下列迴歸方程求得。風府:Y(cm)=2.6475+0.0778X;啞門:Y(cm)=2.7183+0.07X。其中Y為進針深度,X為患者頸周圍長。此指安全深度。進針得氣後退針,兩穴交替進行。餘穴採用同樣針法。頭皮針穴,進針1~2寸,斜刺入帽狀腱膜下層與骨膜之間。留針15~30分鐘。每日針刺1次。本病治療困難,所需療程較長,一般要求半年以上,要有信心和耐心。
(三)療效評價
療效評判標準:基本痊癒:神志清楚,語言和肢體功能恢復,生活基本自理;顯效:神志清楚,對時間、地點、人物和年齡等有定向力,能用短語表達意思,從容說笑,肢體強直明顯改善;有效:出現覺醒狀態,對外界語言有反應,雙眼可轉動視物,可按一定口令做張口、閉眼等簡單動作;無效:針刺後無進步。
共治療8例,1例為個案,7例按上述標準,基本痊癒1例,顯效4例,有效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85.7%[1,2]。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為4組。1、心、肝、腎、緣中、腦幹(均為耳穴);2、語門(舌穴);3、運動區、感覺區、足運感區(均頭穴);4、見明、手三里、外關、環跳、承山、陽陵泉。
配穴:神門、交感、皮質下。
腦幹穴位置:輪屏切跡正中。
見明穴位置:三角肌止點後上0·5寸。
(二)治法
根椐病人的症情,依次選用四組穴位。開始取第1組主穴加配穴,以毫針剌法,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待病人出現淺意識,改第2組穴。囑患者張口,醫者用左手將舌尖拉出口外,右手持28號3寸毫針在距舌尖約1釐米處進針,並沿癱側舌體肌層,順舌靜脈走行方向由舌尖向舌根平剌2·5寸,當患者出現得氣感並用力縮舌或喊出“啊”時起針。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當患者完全清醒,開始行癱瘓肢體治療。同時用頭針與體針治療。頭穴均取,以28號2寸毫針快速剌入,行180~200次/分速度捻轉1~2分鐘,留針15~30分鐘,同法行針3次。每日1次,12次為一療程。體穴以9號腰穿針,將3釐米長2/0號之腸線埋入穴區,15日1次。全部治療只少需3個月以上。
(三)療效評價
共以上法治6例,全部獲愈。
三維五感療法
根據我們多年的臨床研究,吸取眾人之長,結合我院臨床實際和經驗,我們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三維五感靶向促醒療法,促醒率達到65%以上,促醒時間平均45天左右。
所謂三維五感靶向療法,是指通過針刺促醒、中藥促醒、運動催醒三維作用,加上通過五種感覺通路刺激大腦休眠細胞,使其逐漸恢復神經功能,從而使神志及肢體等功能得以恢復的一種治療方法。
三維針刺促醒
在針刺促醒治療中,我院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病程的長短,採用不同的針刺方法、取穴方案,使患者在治療中獲得最大的療效。我院一般採用的針刺方法包括:毫針、芒針、電針、眼針、舌針、腹針、耳針、頭針、全息針、火針、溫針等等,治療取穴方案,也因人而異。百會、四神聰、風池、人中、太陽、內關、膻中、關元、氣海、血海、足三里、絕骨、三陰交、湧泉等,根據患者不同病情及病程、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的穴位組合。例如:百會是督脈經穴,實可瀉,虛可補,為三陽五會之所在。四神聰,位於百會左右前後各一寸,其前後兩穴位於督脈,左右兩穴則緊靠膀胱經,膀胱經絡腎,督脈貫脊屬腎,洛腦屬心,其氣通於元神之府,故可調治元神之府產生的疾患。人中,位於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又稱“鬼官”“鬼市”,為三十鬼穴之一,是督脈與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善治屍厥,其醒腦開竅之急救作用受到歷代醫家的推崇,現代醫學證明針此穴可直接興奮上行激活系統,解除腦細胞的抑制狀態,可特異性的增加頸動脈血流量,改善腦部循環。針灸此三穴可起到壯陽氣,益精髓,通陽啟閉,醒腦開竅的作用。膻中、關元、氣海為任脈之穴,是臟腑氣血聚集之處,三穴合用,可以行氣補氣,培補中元。血海、足三里、絕骨、三陰交相配合,可以氣血雙補,益腦髓,調氣血,安神志。加之獨特的溫針療法,更進一步的增加了針灸治療的功效。全方位調節全身內臟功能,升發脾胃之氣,起到醒腦開竅,培原固本作用,以達到恢復元神的目的。再比如頭針療法,選穴除了一般頭針分區外,我院科研組會選取病灶在顱骨上的投射區域進行針刺,直接刺激病灶靶點,以加快患者促醒進程。現代醫學證明,針刺病灶投射區域,可引起病灶區域局部微循環的增加,腦細胞電活動明顯加快,從而加快病灶腦細胞的恢復,加快促醒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