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節炎的人,平時沒甚麼感覺,但是一到梅雨季度,就會很痛苦。老是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發生,給生活與工作都代理很大的影響,其實引起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最快速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貼膏藥來進行止痛。
引起關節痠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腎虛、關節勞損、舊傷復發、骨關節退行性疾病、骨質疏鬆、頸椎或腰椎疾病、痛風和其他風溼性疾病。如果是輕微病症,我們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積極的應對和調理。
1、腎虛引起的關節痠痛
關節痠痛,且是隱隱作痛,有些人還會伴有小腿以下腫,有些人在晚上還經常跑廁所。
應對和調理:腎虛可分為陰虛和陽虛有兩種,陽虛有腰痠畏寒水腫四肢發冷等以寒為主的症狀,陰虛有燥熱盜汗虛汗以虛熱為主的症狀。可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食療和中醫治療。
例如陽虛的病人,可適當食用溫補食品,如韭菜、牛尾、鹿茸、堅果等食物;而陰虛的病人,可適當食用滋陰潤燥食品,如玉竹、牛蒡、西洋參、雪蓮等食物。
在藥物治療或藥膳調理的基礎上,陽虛者可使用一些溫陽祛寒類膏藥,陰虛者可能合併有其他疾病,最好聽聽骨科醫師的建議進行治療和選用膏藥。
2、天冷使關節勞損舊傷復發
以前有關節勞損或受傷史,一直沒注意養護,天氣冷了,勞損的關節復發。例如經常坐在辦公室的白領,長期從事坐位工作,肌肉和韌帶長時間處於緊張的狀態,腰肌或關節容易出現勞損,天氣變化時,腰部肌肉痙攣和關節會有疼痛的症狀。
應對和調理:在工作時間,要保持正確的坐姿,而且不能久坐,有時間要記得起來活動。平常注意關節保暖和適當散步,腰背肌功能鍛鍊可以減輕或緩解病情。疼痛較輕的話,可以選用活血化淤、祛溼通絡類膏藥。
3、退行性骨性關節炎
多出現在負重關節如膝、髖等;關節痛與活動有關,在休息後疼痛就緩解;在關節靜止久後再活動,局部出現短暫的僵硬感,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活動後消失;病情嚴重者即使在休息時都會關節痛和活動受限或關節腫脹。
應對和調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溫熱,多曬太陽,注意防寒溼,保暖,使膝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緩解後,每日平地慢走一兩次,每次20—30分鐘。
儘量減少上下臺階、跑步、爬山等使膝關節負重的運動,避免、減少關節軟骨的磨損,不得已上下臺階時最好扶樓梯或手杖,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如游泳、散步、打太極拳等。早期可根據骨科醫師的建議選用溫陽祛寒、溫經通絡類膏藥。
4、頸腰椎疾病引起的關節痛
頸椎病可引起肩肘關節疼痛,腰椎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可引起髖膝關節疼痛,疼痛的關節沒有紅、腫、熱現象,往往伴有肢體的痠痛、麻痺等不適,局部貼膏藥、治療多沒效,或短時間緩解後又發作。
所以說,預防關節的疼痛特別的重要,如果發現哪個關節有不適的症狀時,就需要及時的進行護理與動運一下,要針對不同原因,而使用不同藥物進行治療才能好得更快,除了貼膏藥之外,還可以去進行專業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