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認為,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症,比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
2、西洋參不利於溼症,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幹,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更適宜服用人參。
3、西洋參的藥性與人參雖然有相似之處,但不完全相同。人參提氣助火,西洋參滋陰降火。
二者在藥性方面就有寒溫之別,雖然都有補氣作用,但西洋參的藥力比不上人參,如低血壓或休克治療,仍然以人參為佳。而高血壓、眩暈、咽痛口乾者,則用西洋參為宜。
4、西洋參終究是一種藥物,也會有副作用。比如有的人(上面介紹的禁忌人群)服用西洋參後,會出現畏寒、體溫下降、食慾不振、腹痛腹瀉;也有的會發生痛經和經期延長;還有的會發生過敏反應,上下肢呈現散在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癢異常,停藥後,水泡可自行消退。
西洋參的信用禁忌:
西洋參含片別和茶一起服用
人們走親訪友或者看望長輩、病人時,常會買些西洋參含片。一些中年人既想進補又不想麻煩,也喜歡買些含片吃。尤其在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中,購買西洋參含片的比例大大增加,有些學生服用極不規範,甚至有不少人把它當成口香糖,隨身攜帶,想含就含,不加節制。 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晏軍主治醫師說,西洋參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並非人人適宜服用,也並非一吃下去,免疫力立即就會提高,從服用到在身體內產生作用,需要一個過程。 西洋參雖然適用人群很廣,但如果藥不對症,也會起到反作用。中醫認為,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症,比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
另外,“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含片。 另外,西洋參不利於溼症,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幹,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更適宜服用人參。 西洋參中含有一種叫人參皂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體抵抗力的作用。因此,體質較弱的人,如老年人、身患重病的人,時常服用西洋參都能夠起到一定的增強體質作用;
而一些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患慢性乙肝的人,服用西洋參也會有利於病情的控制和好轉;對於腸熱便血者,據《類聚要方》記載,西洋參與龍眼肉同蒸服用,有清腸止血之效。 晏軍主治醫師說,相對於人參,西洋參的補氣作用溫和許多,也不似人參溫燥,所以對量上沒有特別的要求。每天含4~6片,相當於生藥不超過5g,一般不會產生副作用。在吃法上,要注意:最好不與濃茶或咖啡一起服用,以免減輕功效;
一定要多喝水;不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另外,一些胃寒溼者也不宜服用西洋參的服用方法 許多人都有服用西洋參的習慣。中國醫學認為:西洋參歸心、肺、腎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