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經絡拍打健身法”屬於傳統按摩療法中的一種常規手段,即用手指、掌、拳等拍擊穴位及患病部位,以達到預防疾病及健康身心的效果。人體的十二經脈再加上奇經八脈中的任督二脈,合稱十四經脈,是人體經絡的主要組成部分。經脈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重要通道。中醫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經絡阻滯、氣血虛弱、外邪入侵所致。因此,通過對症拍打相應經絡、穴位,能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不過,拍打健身必須講究一定章法,才能起到作用。練習時,應注意拍打的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裡。拍打的時候著力點在掌心,掌心有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經常刺激可以疏氣化痰、醒神開竅。此外,拍打的過程中,有的人可能會出痧,即皮下出現小的出血點。痧的顏色深淺通常是病症輕重的反映。病情重,痧就出得多,且顏色深;病情輕,痧出得少,顏色淺。無論出痧與否,只要拍打到位就能疏通經絡,起到保健、治療的功效。兩人也可以互相拍打,能使氣血運行更為通暢,療效更佳。
手臂內側但我們發現,很多健身者拍打不得法,並且以為甚麼人都可以拍打,力度常常過重,這些都是不對的。專家說,拍打手臂內側時,全部從上往下拍打;拍打手臂外側時,全部從下往上拍打;拍打雙腿外側時,全部從上往下拍打;拍打雙腿內側時,全部從下往上拍打。拍打任督二脈時,也都是從下往上拍打。這樣的順序遵循的是經脈的走向,並以中醫的陰昇陽降的理論為依據,可以真正發揮療效。“如果亂拍一氣,一來效果不好,二來力道太大,有可能使得有些骨質疏鬆的老年人發生骨折。”
專家提醒健身者,拍打前要活動一下手腕;拍打結束後,雙手毛細血管張開,容易寒邪外侵,因此不宜馬上接觸涼水;拍打的力度要適宜,一般有熱、脹、酸、麻的感覺即可;拍打須循序漸進,年老體弱者不能一次拍完,中間可以休息一下;骨質疏鬆症患者、對疼痛過敏者不宜拍打;如果一個部位出痧未退,不要繼續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