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妙用
吳茱萸為臨床常用中藥之一,性味辛苦、溫,有小毒,入肝、脾、胃經,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氣、溫中燥溼之功效,傳統內服法主要用於脘腹冷痛、厥陰頭痛、疝氣痛、痛經、腳氣腫痛、嘔吐吞酸、寒溼洩瀉等。然而,近年來的臨床實踐發現,吳茱萸外用治病,也有較好的療效,具有用藥量少,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等優點。下面就簡介吳茱萸外用治病驗方九則,供參考:
一、治高血壓病:將吳茱萸研為細粉, 20~30克,用醋調成糊狀,睡前敷貼兩足心,外用布包裹,一般敷藥12~24小時後血壓開始下降,自覺症狀減輕。輕症敷1次,重症敷2~3次即顯示明顯的降壓效果。
二、治痢疾:用吳茱萸6克,六一散9克,先將吳茱萸研細末後與六一散混勻,水調成糊狀敷臍部,外用紗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
三、治小兒多涎症:用吳茱萸3份,膽南星1份,研末和勻,睡前取15克,用陳醋調敷雙足湧泉穴,外用紗布紮緊,每次敷貼12小時,一般3~4次即愈。
四、治小兒腹瀉:用吳茱萸12克研成細末,取未熟的米飯(俗稱夾心飯)適量與吳茱萸粉合成餅,待溫度適宜放在臍部周圍,用紗布繃帶包紮固定,時間為10小時,晚上敷用為宜。共治療小兒腹瀉患者35例,外敷1次治癒28例,其中年齡最大者5歲,最小者6個月,治療過程中未發現不良反應。
五、治療腸粘連:取吳茱萸60-90克,用鍋炒燙,生薑30克,搗爛取汁,塗患者腹部,用紗布包裹炒熱的吳茱萸,從右下至上腹,再至左上腹,反覆熱熨,每次約30分鐘,臨床共治療100例,腹痛完全消失,飲食、排便恢復76例;腹痛基本消失、肛門排氣、能正常進食18例;腹痛不減者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