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胃是整個消化道的最膨大部分,是食物暫時貯存和消化的場所。由食管送來的食團在胃內進行部分消化,經過一定時間後,再送入十二指腸,此過程稱為胃排空。幽門兩側的壓力差是胃排空得以實現的關鍵,當胃內壓大於十二指腸內壓時,食物即可由胃排出;反之,十二指腸內容物則對胃蠕動造成抑制作用,進而延緩其排空速度,使人出現“消化不良”現象。
中醫沒有胃動力病名,此病多歸屬於中醫“胃脘痛”“痞證”“嘈雜”“納呆”“胃緩”等範疇。但據其典型的臨床表現,早在《內經》就有“否”“滿”“否塞”等概念的提出,《傷寒論》中有“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的明確定義,《本草經疏》更明言“痞氣屬脾氣虛及氣鬱所致”的病機基礎,《丹溪心法》中也有近似的論述:“有中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為痞者;有飲食痰飲不能施化為痞者”。本病多由情志不遂,或飲食勞倦,或邪犯胃府等,導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是發病的中心環節。病變部位在胃,涉及肝脾。病症或虛或實,或寒或熱,或氣滯或血瘀,一般多虛實夾雜,寒熱並見,氣滯日久後,必見血瘀。
胃動力不足在臨床上可歸納為以下6型:
①脾胃虛弱型:胃脘脹悶,噁心嘔吐,納呆乏力,身體消瘦,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而弱。治則:健脾益氣,和胃降逆。處方: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黨參20g,白朮30g,茯苓20g,砂仁10g,香附15g,姜半夏20g,厚朴20g,蘇梗15g,生薑10g,甘草15g。
②肝胃不和型:脘脅脹悶疼痛,噯氣吞酸,胃納差,時欲嘔,常隨情緒波動而加劇,舌紅苔薄黃,脈弦數。治則:疏肝和胃,降逆止嘔。處方:溫膽湯合四逆散加減。柴胡10g,白芍25g,茯苓20g,半夏15g,厚朴20g,枳殼15g,香附15g,陳皮10g,吳茱萸10g,黃連10g,竹茹30g,鬱金10g。
③氣滯血瘀型:脘腹脹悶,痛及兩脅,入暮加重,平時燒心返酸,心下嘈雜,噯氣善嘆息,舌紫暗苔薄白,脈沉弦而澀。治則:行氣化瘀,和胃止痛。處方:四逆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柴胡10g,赤芍20g,白芍30g,當歸15g,川芎10g,生地黃15g,桃仁10g,紅花10g,枳殼15g,牛膝15g,香附15g,川楝子20g,甘草15g。
④胃陰不足型:胃脘嘈雜隱痛,常伴有灼熱感,口苦便結,噁心乾嘔,口渴欲飲,舌質紅、苔花剝,脈細弱微數。治則:滋陰養胃,降逆平衝。處方:一貫煎合旋覆代赭湯加減。沙參30g,麥冬10g,玉竹20g,太子參30g,白芍30g,竹茹20g,天花粉20g,半夏15g,旋覆花30g,代赭石10g,當歸10g,枳實15g,甘草15g。
⑤溼熱中阻型:胃脘痞滿,嘔惡吞酸,口中粘膩,渴不欲飲,四肢困重,舌淡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則:清熱燥溼,化濁止嘔。處方:平胃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半夏15g,厚朴20g,蒼朮10g,陳皮10g,黃芩15g,黃連10g,枳殼15g,香附15g,竹茹30g,黨參20g,茯苓20g,萊菔子15g。
⑥飲食停滯型:脘腹滿悶,痞塞難消,早飽厭食,吐物腐臭,吐後痛減,大便不爽,矢氣便後稍舒,舌苔厚膩,脈弦滑有力。治則,消食導滯,行氣消痞。處方:保和丸加減。山楂20g,神曲15g,半夏15g,陳皮10g,茯苓20g,白朮20g,連翅20g,黃芩15g,黃連10g,大黃15g,枳實15g。
胃動力不足脾虛是關鍵。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最終出現肝胃失和,寒熱虛實錯雜現象。臨床上必須根據中醫辨證進行針對性治療,這和西藥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協調各種平滑肌,以改善胃動力的作用是不同的。中藥通過增強消化液分泌,促進腸蠕動,改善胃適應性弛緩,抑制消除消化道內氣體,進而改善胃腸道症狀,但總以疏肝扶脾,平調寒熱為要。以柴胡、枳殼、厚朴、香附、烏藥、木香、陳皮、青皮、香櫞、佛手、川楝子等行氣疏肝以解鬱;桃仁、紅花、當歸、川芎化瘀止痛;山楂、神曲、谷芽、麥芽、雞內金等化飲食積滯;人參、黃芪、白朮、山藥、甘草等,補中助運促排空;藿香、佩蘭、白蔻、砂仁、草果、菖蒲、蒼朮等,振脾陽化脾溼。茵陳、金錢草、鬱金等利膽祛鬱;黃芩、黃連、大黃等盪滌積熱;三稜、莪術、半夏、旋覆花等治久病痰瘀入絡;沙參、麥冬、石斛、玉竹、天花粉能促進胃液分泌。隨證治之,多奏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