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發過燒,可能也有過這樣的體會:開始發燒的時候,覺得很怕冷,甚至一邊發燒,一邊冷得發抖,恨不得用幾層被子把自己捂住才舒服些,而這時量體溫溫度卻並不太高。
其實孩子也一樣,開始發燒的時候寒戰,一摸手腳還冰涼,一量體溫卻還沒達到要吃退燒藥的溫度,因為很多醫生都說38.5℃以上可以考慮吃藥,38.5℃以下以溫水擦浴這樣的物理降溫為主。一邊是孩子冷得發抖,一邊卻說應該物理降溫,有沒有覺得哪裡不對?
要正確的理解退燒的方式,首先要先明白髮燒的原理。人體的體溫是受下丘腦的體溫中樞調控的,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個房間,體溫中樞就像房間空調的遙控器,在身體健康的時候,遙控器會把室溫控制在37℃左右,所以體溫是相對恆定的。
當細菌或病毒或其它病原體入侵身體時,它們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並作出反應來清除這些“敵人”,發現和清除這些敵人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致熱源,這些致熱源會通過一連串的信號傳遞,最終通過一些介質,比如前列腺素E2,將敵人入侵的信號告訴下丘腦裡的體溫中樞,然後體溫中樞調高體溫設定點做出應對,本來室溫設定為37℃,這會可能把它設定為39℃了,就導致了發燒。
為甚麼有炎症時要調高體溫設定點?這可能是人體長期進化出來的保護機制。把體溫調高後,一方面可以抑制入侵人體的病原體的活性,另外一方面可以促進人體免疫細胞的產生和免疫細胞活性的增強,有助於清除入侵的敵人。
體溫中樞一旦把體溫設定點提高了,就會給身體發出信號,通過神經、激素的調節來提高身體的代謝水平,加速產熱並減少熱量散發,比如通過肌肉的顫動來產熱,收縮皮膚的血管來減少散熱。就像把房間的門窗關閉,同時空調壓縮機開始加速運轉來產生暖氣以提高房間溫度一樣。這就是為甚麼在開始發燒的時候,孩子寒戰,手腳摸起來冰涼,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這時候孩子體溫還會上升。
在體溫上升階段,溫度往往還不會太高,按照一些人的意見,在38.5度以下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澡,這就是像一邊房間在開空調製暖,一邊卻給房間裡潑水降溫,結果就是讓空調白白耗費更多能量去制熱。
退燒藥降溫的機理和溫水擦浴這樣的降溫方式完全不同,它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中斷或減弱發熱信號的傳遞,讓體溫中樞收不到信號或者收到比較弱的信號,導致本該上調的溫度設定點調不動了或者調得沒那麼好了,相當於控制了空調的遙控器,讓房間的制暖失靈。
所以,退熱藥控制體溫的方式,比溫水擦浴這樣的方式要高效的多,這一點也被很多研究證實。和藥物降溫相比,溫水擦浴的降溫幅度小,而且持續時間短,過了30分鐘左右很快回升。而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這樣的退燒藥退熱時間可以持續4~8小時。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孩子體溫上升階段,孩子畏寒、寒戰可以給孩子適當保暖,但不等於可以給孩子捂汗,出汗是人體啟動了散熱機制的一個表現,不是疾病痊癒的標誌,捂汗可能讓孩子熱量無法散發,導致超高熱,中暑等危險,尤其是還不會訴說的孩子。應對發燒還是記住那個原則:孩子怎麼舒服怎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