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湯”在中國是一帖不退流行的產後藥補方,出自清代蕭壎所著的《女科經綸》一書,書中記載:“產後氣血暴虛,理當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恐致滯血,惟生化湯行中有補,能生又能化,真萬全之劑也。”生化湯的主要作用為增加子宮收縮、促進惡露排出,為傳統產後補體養身的妙方。
生化湯顧名思義乃“生”新血、“化”瘀,主要功能為排除惡露、調節子宮收縮、幫助子宮復舊、減少宮縮腹痛、防止產褥感染,產後第三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帖,自然產連服十帖,剖腹產在排氣後連服七帖,一般來說,除非是有凝血功能障礙、產後大出血或傷口感染情況,才禁止服用生化湯,所有產婦皆可服用生化湯,如果產婦有發熱、感染情況,必須先暫停服用生化湯,請中醫師診斷後再決定生化湯方中加減何種藥材。
生化湯不只能促進子宮收縮,生化湯的加減方具有很多用途,如產後血暈血瘀,惡露不下或量少,小腹疼痛、唇舌發紫、脈澀,治療以生化湯加減 ( 當歸、川芎、桃仁、黑姜、丹參、荊芥、大棗 ) ,元氣虛者,可加黃耆、山藥、黨參,惡露排出不盡,新血不生者,可加益母草;產婦元氣虛、血崩血暈、形色俱脫者生化湯加人參;產後有血塊、下腹痛,生化湯加肉桂、紅花,散塊止痛;產後失血,心神失守、語無倫次,生化湯加茯神、棗仁、遠志;產後大便日久不通,因血少腸燥故也,宜服生化湯。
生化湯雖然是一帖良方,但是也不可濫用、錯用、混用,現在聽過很多吃生化湯吃出問題的案例,都是因為使用方法錯誤造成的,不能完全歸咎於藥方出問題。
在產婦住院後,親友常帶來些藥膳、補品、雞精等,讓產婦養生、補身,這些所謂的補品中可能含有中藥成份,一般人都會忽略這一點,同時服用補品、西藥、生化湯等,無意間將中西醫藥並服,相互作用下易發生問題,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產後生化湯與西醫開予子宮收縮藥物合用,兩種藥物都是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同時服用容易造成產後大出血,或惡露卻越來越多,且顏色鮮紅,另外也曾聽過服用生化湯產生許多不良的狀況,如子宮收縮不良、傷口瘀腫疼痛高血壓等,還有產婦產後體力不足,素體瘦弱、虛弱,服用生化湯後承受不了強烈的子宮收縮,造成體力耗損、下腹疼痛、大出血等等。
其實,生化湯畢竟也是一帖“藥”,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每個人體質、症狀都有不盡相同,用同樣一副藥帖也必須針對個人來調整、加減藥方,所以產婦在要服用生化湯前,依照中醫師針對個人體質、特殊症狀開生化湯之加減方,會更為安全又有效。
本省烹煮生化湯習慣加入料理米酒,其實酒在生化湯中當作引藥的角色,沒有加酒的生化湯也同樣有促進子收縮的效果,曾經看過一篇有關生化湯的實驗研究,加入酒的生化湯其收縮子宮的效果是沒有加酒的 1.5 倍,所以體質虛弱的產婦生化湯中最好少加點酒,避免身體負荷不了;也有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期間,感覺很燥熱口乾、沒有胃口、頭暈、上火,也都是酒精引起的問題,所以在月子期間的食物中,酒的份量要拿捏得宜,不是加的越多就越好,另外,是否要加人參這一味藥?在《傅青主女科》中生化湯的本方沒有人參這味藥材,人參大補肺中元氣,還有瀉火、健脾補肺、明目、開心、益智、添精神、定驚悸、除煩渴、通血脈,破堅積,大補之良品,在我的經驗中,體質虛者適合使用。
坐月子服用生化湯要注意避免過量,或是濫用、錯用、混用,都會降低效果,把握“重質不重量”的原則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