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甲亢的常規治療方法有三種:內科的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核醫學的碘-131消融和外科的手術治療。在美國,70%的內科醫師和甲亢患者首選核醫學領域的碘131消融治療甲亢。核醫學的“核”字讓很多人心存疑慮甚至恐懼。其實大可不必,治療劑量的核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甲狀腺有個特點——對碘元素有特別的嗜好,人體通過消化道攝入的碘,絕大多數都富集到甲狀腺中。這就給核醫學治療提供了便利,患者口服含有131碘的藥劑後,具有衰變特性的131碘就通過血液循環彙集到甲狀腺中。131碘在衰變的過程中釋放出β射線,射線釋放的能量可破壞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就像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手術,悄無聲息“蕩平”甲亢。很多患者認為,在治療過程中人體會“吃光”。事實上,β射線的射程很短,僅為2毫米,不會對甲狀腺外的組織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131碘在人體中的半衰期只有8天,患者一個療程受到的輻射劑量僅為拍一次普通X光片的1/5,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無法耐受藥物和手術的患者,可以選擇核醫學療法。
知識鏈接:核醫學是甚麼?
核醫學(nuclear medicine)是用放射性核素診斷治療疾病和進行醫學研究的醫學學科,目前在我國將核醫學分為實驗核醫學和臨床核醫學兩大部分。而臨床核醫學(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是用放射性核素診斷和治療疾病的臨床醫學學科,其內容包括核醫學顯像,例如SPECT以及PET顯像;器官功能測定如腎圖及甲狀腺吸碘功能測定,體外分析法以及放射性核素治療。
放射性核素治療是利用在機體內能高度選擇性聚集在病變組織內的放射性藥物,在體內殺死病變細胞,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放射性核素治療由於能在體內得到高的靶/非靶比值,對病變組織有較強的殺傷作用,全身正常組織受到的輻射損傷小,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由於放射性核素治療使用開放性放射源,在應用原理,藥物製備方法,放射衛生防護等方面都類同於核醫學顯像診斷,體內器官功能測定,故屬於核醫學的內容,統稱臨床核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