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17 19:12

  1.主證

  (1)疳氣證①證候形體略瘦,或體重不增,面色萎黃少華,毛髮稀疏,納呆少食,腹脹,性急易怒,大便幹稀不調,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指紋淡。②治則調脾助運。③主方資生健脾丸加減。④方藥黨參、豆蔻、黃連、白朮、蓮子、神曲、茯苓、橘紅、焦山楂、甘草、廣藿香、炒麥芽、山藥、砂仁、桔梗、薏苡仁。

  (2)疳積證①證候明顯消瘦,面色萎黃少華或面白無華,腹脹膨隆,腹有青筋,納呆,煩躁易怒,揉眉,挖鼻,疲倦乏力,大便幹稀不調,舌質淡,苔白厚膩,脈細滑,指紋紫滯。②治則消積理脾。③主方肥兒丸加減。④方藥人參、白朮、茯苓、焦六神曲、焦山楂、炒麥芽、大腹皮、檳榔、黃連、胡黃連、甘草。

  (3)幹疳證①證候明顯消瘦,枯瘦如柴,面色萎黃或蒼白,頭髮稀疏枯黃,腹凹如舟,精神萎靡,懶言少語,冷漠呆滯,夜寐不安,頭大,項細,厭食,哭聲無力,便溏或清稀,舌質淡,苔少,脈沉細弱,指紋隱伏不顯。②治則補氣益血。③主方八珍湯加減。④方藥黨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陳皮、砂仁、焦六神曲。

  2.兼證

  (1)眼疳證①證候兼見夜盲,兩目乾澀,畏光羞明,黑睛混濁,白翳遮睛,眼角赤爛,眼癢。②治則養血柔肝,滋陰明目。③主方石斛夜光丸加減。④方藥石斛、天門冬、生地黃、枸杞子、菊花、白蒺藜、蟬蛻、木賊、青葙子、夏枯草、川芎、枳殼。

  (2)口疳證①證候兼見口舌生瘡,糜爛,口臭,面紅,煩躁,夜臥不寧,五心煩熱,進食時哭鬧,小便短黃。②治則清心瀉火,滋陰生津。③主方參苓白朮散合瀉心導赤散加減。④方藥黨參、茯苓、白朮、薏苡仁、黃連、梔子、連翹、燈心草、竹葉、生地、麥冬、玉竹。

  (3)疳腫脹證①證候兼見全身腫脹,眼瞼浮腫,顏面腫,神倦,肢冷,小便短少,面白無華。②治則健脾溫陽,利水消腫。③主方參苓白朮散合真武湯加減。④方藥黨參、茯苓、白朮、附子、生薑、白芍、薏苡仁、白扁豆、豬苓、澤瀉。

小兒疳積脾虛辨證施治相關文章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溼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
發布於 2024-01-17 18:45
0評論
脾虛者在食療上要適當吃一些具有補脾益氣作用和甘平或甘溫,以及稀軟容易消化的溫熱食品。 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薺菜 味甘、性平,能和脾利胃、止血明目。薺菜
發布於 2024-01-17 18:52
0評論
1.情志不遂,氣鬱化火 (1)證候病起生氣或與人爭吵後,證見脅痛,噯氣,吞酸吐苦,口燥咽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兩目乾澀或舌紅少津,脈弦細數。 (2)治則滋陰清熱,疏肝理氣。 (3)主方一貫煎加減。 2.溫熱病後期,耗傷肝陰 (1)證候病起溫熱病後,證見頭暈耳鳴,兩目乾澀,視力減退,面部烘熱或顴紅,口燥咽乾,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手足蠕動或痿軟,舌紅少津,脈細數。 (2)治則滋陰降火,育
發布於 2024-10-13 16:37
0評論
1、疳積脾虛,手足心發熱其原因一是飲食不節,即有的飲食無度,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二是患其它疾病後,如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遷延日久,損傷氣血,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 這部分常見為手足心發熱,面黃肌瘦,毛髮乾枯,腹部脹大,食慾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
發布於 2024-01-17 19:05
0評論
1.肺陰虛證 證候:乾咳,痰少黏白,或痰中帶血絲,咽喉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則:養陰潤肺,佐以清肺熱。主方: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常用藥:沙參、麥門冬、百合、玄參、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白皮、浙貝、桔梗、太子參 2.心陰虛證 證候: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心悸,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則:滋養心陰,佐以清心熱。主方:天王補心丹。常用藥:天冬、生地、玄參、丹參、酸棗仁、遠志、茯苓、當歸、淡竹葉;
發布於 2024-04-30 14:07
0評論
就餐環境要舒適、清潔優美、空氣新鮮,餐室、餐桌要潔淨,餐具要衛生。有人做試驗,紅色的餐具可促進幼兒消化液的分泌。就餐時可以聽點輕音樂,但不可邊吃邊看電視。 餐前氣氛應輕鬆、愉快、積極,準備飯菜時,可與孩子一起去市場買菜,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勞動,如剝豆子、摘菜等。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擺放小碗、小湯匙,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使孩子覺得自己做的飯菜更有味道,提高進餐的積極性。 父母情緒平靜、和氣,進餐時
發布於 2024-01-17 18:59
0評論
①脾虛氣陷型: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g,炒稻芽、麥芽各12g,噁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②虛實夾飲型:脘腹墜脹不適,食後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噁心,嘔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脈象沉細小滑。治以溫陽化飲、和
發布於 2024-12-14 14:32
0評論
疳積是疳症和積滯的總稱,積滯與疳症有輕重程度的不同。積滯是指小兒傷於乳食,損傷脾胃,而致脾胃運化失司,積聚留滯於中。疳症是指氣液乾涸,身體羸瘦,往往是積滯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的說法。小兒感染諸蟲,也可轉為疳症。現代醫學所說的“小兒營養不良”與疳症的臨床表現相似,小兒營養不良是攝食不足或攝入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的結果。1、診斷1.1臨床表現1.1.1積滯傷脾:形體消瘦,體重不增腹
發布於 2022-12-05 10:46
0評論
1.肝經火旺 證候:脅肋脹痛,嘔吐吞酸,噯氣,口乾,舌紅、苔黃,脈象弦數等症。治則: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主方:左金丸。方藥:姜、黃連、吳茱萸。 2.肝火灼肺 證候: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數等。治則:清熱化痰,止咳止血。主方:咯血方。方藥: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蛤粉。 3.肝火鬱結 證候:目赤腫痛,易驚多怒,不能安臥,尿赤、便秘,脈洪實者。治則:
發布於 2024-05-11 15:59
0評論
1、肝鬱脾虛 主證:多愁善感,悲觀厭世,情緒不穩,唉聲嘆氣,兩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情志不遂,肝鬱抑脾所致,情志所傷,肝失條達,脾虛氣結,思慮太過,情緒不穩,悲觀厭世,唉聲嘆氣;肝氣鬱滯,氣機不暢,故兩脅脹痛,肝鬱乘脾犯胃,則出現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均為肝鬱脾虛之象。以多愁善慮廉見善太息,胸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為辨證要
發布於 2024-12-14 21: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