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2-02 16:33

  癔病發作之前有明顯的精神刺激,加之癔症病人的病前的特殊的人格特點,如情感強烈而不穩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為極易被別人的言語、行為和態度所影響,因此,癔病發作時,如果親屬的言語、行為、態度不當,會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素,造成症狀加重,給治療帶來困難。那麼癔症是怎麼發生的呢?

  第一、家庭因素研究發現,許多兒童患者主要與不良的家庭環境因素有著很大關聯,如在家中感到委屈、氣憤、緊張、恐懼或家中有突發的不幸事件,這等等因素均可引起癔症的發作。

  第二、直接因素有部分兒童癔症患者由於某些因素會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如考試成績不好、不受同學的歡迎、家庭與學校之間文化上的差異,這些直接因素都可導致癔症的發生。此外,一些直接因素還可導致兒童集體引發癔症。

  第三、情景因素除此之外,有些兒童發病還與某些情景因素有關,患兒可能在別人談論其發作或患兒本人回憶第一次發作的體驗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下發病。

引起兒童癔症的三大原因相關文章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發病的主要原因。但是,當人們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後,為甚麼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這與他們的性格不同有關。癔症患者的病前個性,是屬於有強烈情感,缺少堅定理智,意志不穩定,幻想多,爭強好勝,虛榮,情感不穩定,易衝動。這類性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容易從一種情感轉移為另一種情
發布於 2025-01-12 07:56
0評論
1、生物學因素 (1)遺傳:最早的癔症遺傳學研究是Kraulis在1931年完成的。他調查研究了1906~1923年期間被Kraepelin診斷為癔症患者的所有親屬,發現患者父母中有9.4%曾患癔症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癔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中分別有1/2和1/3的人有這種或那種人格障礙。 (2)素質與人格類型:通常認為,具有癔症個性的人易患癔症。所謂癔症個性即表現為情感豐
發布於 2023-02-01 00:06
0評論
(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氣憤、精神緊張、恐懼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發病的直接原因或成為第一次發病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以後的發作中可無明顯的誘發因素,而是通過觸景生情或聯想,或自我暗示而發病。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摧殘,則是後來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軀體化障礙的發病與精神因素關係多不明顯。 (2)心理素質: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及引發何種癔
發布於 2024-12-05 09:54
0評論
“癔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有些人認為只有成年人才有可能會患上癔症,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醫學調查發現,現在有些兒童也是癔症患者。不管是對於成人來說還是對於兒童來說,治療癔症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兒童癔症表現有哪些。 兒童癔症表現 1、兒童轉換性癔症的常見症狀癱瘓,步態異常,感覺障礙,過度換氣,失明,失聰等,但較少見。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癔症的發生,有時受家庭、鄰居或同學中類似病人的
發布於 2024-02-02 16:13
0評論
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壓力,都不斷讓我們感到精神上的疲憊,各種壓力的相互疊加,讓神經不斷緊繃,直到最後難免讓我們承受不了而爆發,如癔症就是比較典型的精神疾病。那麼具體是甚麼原因引起的呢,一起來看看。 (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氣憤、精神緊張、恐懼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發病的直接原因或成為第一次發病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以後的發作中可無明顯的誘發因素,而是通過觸景生情或聯想,或自我暗
發布於 2024-10-05 02:52
0評論
一個女孩,被家長罵後突然雙眼緊閉、倒在地上,以後經常反覆發作,多次就診神經科排除癲癇;一名男孩打針時緊張、走不動路,但也檢查不出雙腿有甚麼問題;一個班上集體“食物中毒”但只查處1、2名學生確實有食物中毒證據;夏天操場上做操,學生們接二連三直至全班集體”中暑“這些不少看似軀體疾病發作的現象,但並不符合真實軀體疾病的特點,實際是心理因素所致,被稱為癔症,目前專業術語在國際上又稱分離(轉換)性障礙。兒
發布於 2023-03-05 11:11
0評論
兒童癔病以學齡兒童多見,女性多於男性,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發作具有高度暗示性,症狀常使人感到較嚴重。兒童癔症危害大,因此,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並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兒童癔病的護理方法 1、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熟悉病情及相關情況,如誘發因素,人際關係,性格特點,家庭角色,興趣特長,學習成績及重大生活事件等,以利於護理工作的開展。 2、暗示療法:耐心細緻地向家屬交待患兒的病情、特點,並要求家屬積極配合,患
發布於 2024-02-02 16:26
0評論
1、生物學因素 (1)遺傳:最早的癔症遺傳學研究是Kraulis在1931年完成的。他調查研究了1906~1923年期間被Kraepelin診斷為癔症患者的所有親屬,發現患者父母中有9.4%曾患癔症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癔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中分別有1/2和1/3的人有這種或那種人格障礙。 (2)素質與人格類型:通常認為,具有癔症個性的人易患癔症。所謂癔症個性即表現為情感豐
發布於 2024-04-28 21:55
0評論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癔病的主要表現有分離症狀和轉換症狀兩種。分離,是指對過去經歷與當今環境和自我身份的認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轉換,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接著出現軀體症狀,一旦軀體症狀出現,情緒反應便褪色或消失,這時的軀體症狀便叫做轉換症狀,轉換症狀的確診必須排除器質性病變。癔症是由甚麼引起的? 1、生物學因素 (1)遺傳:
發布於 2024-12-12 09:47
0評論
兒童也會得白內障,我們稱之為先天性白內障,為出生前後即存在,或者出生後才逐漸形成,原因可以分為三大類:1、遺傳因素:最常見的原因,遺傳方式不定,可以連續遺傳,目前已明確很多與先天性白內障致病相關的基因。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成人建議進行優生優育的諮詢。2、環境因素: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尤其在母親懷孕前3個月,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晶狀體混濁,風疹病毒感染最常見。另外孕期營養不良,缺氧,早產兒,某些藥物(大
發布於 2023-02-21 01: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