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被家長罵後突然雙眼緊閉、倒在地上,以後經常反覆發作,多次就診神經科排除癲癇;一名男孩打針時緊張、走不動路,但也檢查不出雙腿有甚麼問題;一個班上集體“食物中毒”但只查處1、2名學生確實有食物中毒證據;夏天操場上做操,學生們接二連三直至全班集體”中暑“這些不少看似軀體疾病發作的現象,但並不符合真實軀體疾病的特點,實際是心理因素所致,被稱為癔症,目前專業術語在國際上又稱分離(轉換)性障礙。
兒童癔症的發生往往與本人不良的性格和家庭環境因素有關,委屈、緊張、生氣、突然的不幸事件、不良的心理暗示等均可導致發作。首次發作的誘因明顯,而以後的發作則不一定有明顯的誘因,可能是在別人談論其發作或本人回憶發作體驗的暗示效應下發作。由於兒童的暗示性較強,所以也會出現集體性發作,例如曾經某小學低年級的一個班中有一個孩子因吃不潔食物後在課堂上突然腹痛,受到老師的關心並送到辦公室休息,結果接二連三地班上十幾名同學都出現了類似症狀。
癔症發作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總的來看可分為軀體功能障礙和精神症狀兩大類。軀體功能障礙可以有:抽搐,但與癲癇可以鑑別,如發作中不會咬破舌、摔傷、沒有大小便失禁、無缺氧表現、面色正常等;“癱瘓”(以雙下肢同時癱瘓多見,但發生突然、沒有神經系統受損的體徵、好轉也迅速)、失明、失音、失聰等等。這些軀體障礙均可找到精神原因,患兒對這些軀體障礙的態度並不急切,經暗示治療可很快好轉。
精神症狀可以有情感爆發,表現為嚎啕大哭,哭時肢體亂動,或忽而大哭忽而大笑,動作和表情誇張等,也有兒童的在精神因素誘發下突然暈倒。
雖然癔症的表現很多,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沒有實質性的病變,症狀不能用軀體疾病解釋;症狀變化迅速,富有戲劇性;自我中心,平日的性格如此,發作時也希望引人注意,帶有誇大和表演色彩;暗示性強,受暗示發作、症狀加重,並受暗示而好轉。
由於兒童的暗示性強,生活在集體中,有時會出現集體性癔病發作。
對癔症的診斷需格外小心,由專業醫生進行,一經明確診斷,治療並不困難,主要為心理治療,其要點是平日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性格,消除誘發因素,如避免緊張、恐嚇,多關心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發病是才去關心孩子;在發作時採用暗示治療,家長不要對孩子表現出過分焦急、過多關注。對於症狀嚴重持續、或發作時過於興奮的孩子可給予少量的鎮靜劑、或精神類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