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民間一般稱之為“口腔上火”或“口瘡”,是一種以週期性反覆發作為特點的口腔粘膜侷限性潰瘍損傷,可自愈,可發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頰、軟顎或齒齦等處的粘膜多見,發生單個或者多個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假膜,中央凹陷,邊界清楚,周圍粘膜紅而微腫,潰瘍局部灼痛明顯,,具有周期性、複發性、自限性的特徵。口腔潰瘍又稱為複發性阿弗他性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複發性口腔潰瘍(recurrent oral ulcer,ROU)、複發性口瘡(recurrent ahthae)或canker sores。
目前,口腔潰瘍的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口腔潰瘍的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由於病因不明,口腔潰瘍的診斷完全是基於病史及臨床表現,缺少可作為確診依據的實驗室指標。口腔潰瘍預示著機體可能有潛在系統性疾病,如胃腸、血液和內分泌系統的疾病,但臨床上大部分患者身體健康,無系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