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過敏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海鮮過敏患者應嚴格注意飲食,忌食辛辣、海鮮等食物;慢性海鮮過敏患者在吃了某些食物後病情會加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海鮮、辣椒、香菇、竹筍、酒、芒果、草莓、香菜等。慢性海鮮過敏患者應該及時進行過敏源脫敏治療。此外,患者避免強烈抓搔患部,避免熱水燙洗和外用刺激性藥物,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 出現海鮮過敏症狀的患者發病都是比較突然,會感受到皮膚上突發瘙癢,不定出現風團疙瘩,呈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大小不一,有的風團表面出現水皰,亦有出現水腫性紅斑的。這些表面數小時後一般不超過24小時可消退,不留痕跡。但新的風團或紅斑陸續發生,此起彼伏,有時一天可反覆多次。伴有劇癢、燒灼痛感。嚴重可發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氣促、胸悶,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甚至窒息危機生命。 如果全身發癢甚至紅腫,應該立即到醫院檢查,有些需打吊針,如果症狀輕則不用處理,幾天自動會消失。但是過敏症用藥物難完全根治,有對海鮮過敏的朋友以後儘量要忌口。 海鮮過敏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海鮮中含有過量組織胺會造成人身體不適,少數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酵素,吃了現撈的新鮮魚或海鮮,就會引起過敏。
1、急性反應:多數病例在進食30 min內出現症狀,多表現為血管性神經性水腫、嘔吐、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或消化道以外的症狀如:蕁麻疹、溼疹、哮喘、鼻炎等,嚴重者可伴有全身過敏症狀;1~2 h後消退。患者及家人常能認識到症狀與食物有關,並能指出致敏原,診斷較易。
2、遲髮型反應或全身性反應:多在進食數小時至數天後發生,多表現為慢性嘔吐、腹脹、持續性腹瀉、吸收不良、低蛋白血癥伴或不伴水腫、消化道出血、咯血、生長落後等,變態反應症狀多樣、隱蔽不易察覺,不易診斷。
3、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黏液樣或稀水樣便,個別人還會出現過敏性胃炎及腸炎、乳糜瀉等。
4、皮膚症狀:皮膚充血、溼疹、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這些症狀最容易出現在面部、頸部、耳部等部位。
5、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頭昏等,比較嚴重的還可能會發生血壓急劇下降,意識喪失,呼吸不暢甚至是過敏性休克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