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腸癌的治癒率可達90%,且直腸癌的保肛可能性相對較大,而晚期大腸癌(伴有轉移者)治癒率低於10%。遺憾的是,到醫院就診的大腸癌患者中有2/3為中晚期患者,他們的五年存活率不足50%。可見,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癒大腸癌的關鍵,篩查可以幫助患者在早期(無症狀期)發現大腸癌,從而早期治療,達到治癒效果。
因此,七類高危人群需做大腸癌篩查——
一是一級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兩人或兩人以上患過大腸癌;或有一個50歲以前患大腸癌,則本人罹患幾率大,因為大腸癌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性疾病。
二是患過大腸癌、大腸腺瘤或息肉已經治療(如手術、腸鏡下電切)者。據統計,約有30%~50%的大腸癌由良性腫瘤惡變而來,以腺瘤性息肉惡變較常見。
三是曾患婦科惡性腫瘤並接受過盆腔放療者。曾患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這些婦科惡性腫瘤,特別是接受過放療者,大腸癌的發病機會較常人高2~3倍。
四是膽囊切除術後10年以上者:當人體膽囊被切除了,肝臟分泌出的膽汁沒有了儲存的地方,便持續不斷地排進腸道,被腸道中的細菌分解,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常年作用腸粘膜,就有可能使受刺激的腸粘膜癌變。據西方許多研究資料報告,這個變癌的過程大概需要10~15年以上。
五是本人患過重症潰瘍性結腸炎十年以上未愈者。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癌前病變,患病後第一個10年,大腸癌發生率約3%;以後每年增加20%。
六是FAP及HNPCC家族成員。FAP,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因基因缺失引起,存在遺傳性。病患40歲以後可癌變,55歲幾乎100%癌變。HNPCC,即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為基因突變所致,佔大腸癌的5%~10%。
七是出現不明原因大便習慣改變或糞便異常。大便習慣改變:如大便次數增多,便秘腹瀉交替、排便後仍有便意,裡急後重等。糞便異常:如血便、粘液便(大便帶鼻涕狀物)、膿血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