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發病原因不同,心律的失常可分為病理性和功能性。病理性心律失常是很多器質性心臟病的非特異性症狀。在出現心律失常的同時,還具有原發病的種種臨床表現,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臟瓣膜病、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心力衰竭等。而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由疾病以外的因素引起,如不良生活習慣、長期身心疲勞、精神緊張等。目前認為功能性心律失常與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關,在臨床上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也應得到糾正。
功能性心律失常分為緩慢性與快速性。在健康人群中如果出現緩慢性心律失常,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顯示竇性心動過緩、顯著竇性心律不齊、間歇性竇房阻滯、房室阻滯等,則往往發生在迷走神經張力較高的年輕人。這種情況多無臨床症狀,或僅有輕微胸悶,通過體力鍛鍊可以使心率得到提高,症狀改善,一般無需藥物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表現為間歇或持續發作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竇性或各種異位起搏點的心動過速等,臨床最常見的有陣發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性心房顫動等。
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最基本的檢查方法。通過記錄發作時的心電圖,可以初步判斷心律失常的基本類型。但要了解心律失常的發作頻率並鑑別其性質,有時需要做心電圖負荷試驗。功能性心律失常往往在運動過程中消失或不加重,而病理性心律失常會因運動而加重。對於心律失常的診斷來說,做動態心電圖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動態心電圖是連續記錄24小時心電圖,對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異位心搏起源部位,包括單源性、多源性、發生頻率以及是否伴有心肌缺血等非常有效。
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不僅要依據症狀,更取決於對病因的判斷。首先應根據臨床和心電圖檢查區分出是病理性還是功能性心律失常。對於病理性心律失常,在治療之前要排除器質性疾病,因為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心律失常首先要對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而功能性心律失常的治療主要是改善自主神經功能狀態,包括調整交感神經張力。
在眾多抗心律失常藥物中,β受體阻滯劑具有高度的非特異選擇性,能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狀態,降低交感神經張力,有和緩降低心率的作用。功能性心律失常是自主神經功能失衡的反映,所以適用於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是一個系列的藥物,每種藥的用法用量不完全相同,人群對其敏感性的個體差異也很大。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不良反應,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直至達到治療目標。有時候病理性和功能性心律失常同時存在,互為因果,而β受體阻滯劑能夠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仍可作為首選藥物。
中醫藥對治療功能性心律失常有獨特作用,其理論認為心律失常及伴隨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全身症狀屬於機體陰陽失衡狀態所致的心悸。
年輕人的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發生在生活無規律、有不良飲食習慣(暴飲暴食、長期飲食過量、過食肥甘油膩)、缺少運動或長期精神壓力的群體中。臨床表現為心悸伴隨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能食善飲,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或雖食慾旺盛,但自覺睏倦乏力、悶悶不樂、體力不支等。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用清熱祛溼、益氣安神、疏肝解鬱的治則,多用溫膽湯、加味逍遙丸、酸棗仁湯、二陳湯、三仁湯、交泰丸等加減應用。
在老年人群中,則多以心脾兩虛、心腎陰虛、肝腎陰虛,或肝鬱血虛、脾腎不足、心腎不交為特點,常與肝鬱、溼熱等實證兼見。臨床症狀很多,如頭暈耳鳴、視物模糊、頭重腳輕、失眠健忘、納呆乏力、烘熱汗出、心煩易驚,或急躁易怒,或心情抑鬱等。用藥宜標本兼顧,補虛瀉實。常用交泰丸、酸棗仁湯、六味地黃丸、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傳統中醫湯方加減化裁,靈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