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與當歸、牛膝、乾薑、虎骨、鎖陽、白芍、陳皮、知母、黃柏配伍(虎潛丸),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筋骨不健、腰腿痿弱、行步乏力、小兒骨軟和囟門不合等症。
龜板配阿膠和六味地黃湯,可用以治療陰虛型慢性腎炎,對治尿蛋白有一定作用。龜板配黃連、紅粉和冰片(龜板散),外敷於患處,治療瘡癤、皮膚潰爛,流膿流水,久不收口,若用龜板配皂角刺、白頭翁等,可治慢性瘡瘍久不癒合症。民間還有用龜板配川弓、當歸和柞木等作催生作用,龜板配杜仲,可止瀉痢。龜板配槐花,治痔瘡等。
和龜板經常搭配的還有鹿角,古人說龜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脈,故取其甲補心補腎補血,皆以養陰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脈,故取其角以補命門補精補氣,皆以養陽也。廖希雍說:“鹿角熬成白膠,則氣味甘緩,能通周身之血脈,又氣薄味厚,降多升少,陽中之陰也”。正因為如此,龜鹿二仙膠才可以作為滋補藥方常服無弊,如果是鹿角或鹿茸長期服用的話,恐怕是沒好處的,它們能透陽外出,短期內雖然表現的精力旺盛,卻對身體造成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