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輕微症狀期
發病早期,多數患者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勞等。體格檢查可捫及下肢動脈搏動,此時讓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再檢查,常能發現下肢動脈搏動減弱甚至消失。由於症狀輕微,不易引起患者重視,門診較少遇見。
2、間歇性跛行期
是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特徵性表現。隨著病變的發展,下肢動脈狹窄的程度及阻塞的範圍不斷增大,病變動脈只能滿足下肢肌肉組織靜息狀態下的供血。當下肢行走運動時,病變動脈無法滿足肌肉組織更多的血液灌注要求,肌肉的酸性代謝產物使小腿產生痠痛的感覺,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時間後再繼續行走。痠痛的部位隨動脈阻塞的部位不同而不同:髂總動脈阻塞,以臀部肌肉痠痛為主;髂外動脈阻塞,以大腿肌肉痠痛為主;股動脈阻塞,則以小腿肌肉痠痛為主。間歇性跛行有時有季節性差異,冬季外周血管收縮,症狀較重,而夏季外周血管擴張,症狀減輕。體檢發現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聽診可聞及動脈收縮期雜音。病變的發展使間跛距離越來越短,休息時間則越來越長。腹主動脈下段阻塞的男性患者常有陽痿。
3、靜息痛期
當病變動脈不能滿足下肢靜息狀態下血供時,患者即產生靜息痛。疼痛部位一般在患肢前半足或趾端,夜間及平臥時容易發生。患者夜間疼痛時,下地站立常能緩解疼痛,可能與站立時動脈壓增高有關。患者喜曲膝,常整夜抱膝而坐,部分患者因長期曲膝,導致膝關節僵硬,無法伸直關節。此期患肢常有營養性改變,表現為皮膚呈蠟紙樣,指甲生長緩慢且變形增厚,患足潮紅但上抬時又呈蒼白色,小腿肌肉萎縮。靜息痛是患肢趨於壞疽的前兆,應儘快治療。
4、潰瘍和壞死期
當患肢皮膚血液灌注連最基本的新陳代謝都無法滿足時,輕微的損傷組織無法修復,壞死的區域不斷增大,最終導致肢體壞疽、壞死。由於此期組織抗感染能力差,感染常加速組織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