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心肌炎患者發生心臟增大的症狀之後看不懂B超單,不知道自己為甚麼會發生心臟增大,下面幾篇文章小編將著重分析一下心臟增大的分類和鑑別。心臟增大是可以由心肌炎引起,叩診心界向左右兩側擴大,與心包積液時的心界變化相似,依據X線及超聲心動圖可對二者加以鑑別。
心肌炎指發生於心髒肌層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心臟增大及心力衰竭,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指原因未明的心肌病,病變僅位於心臟,而後者是心臟受全身性疾病所累及,病變除侵犯心臟外,還侵及其他器官。
1、原發性心肌病
(1)擴張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是臨床上較多見的一種原發性心肌病,其病因不明,推測;與病毒感染及免疫機制缺陷等因素有關。本病多發生於男性,常有20-50歲起病,以心力衰竭力主要表現J線檢查示心影增大,心電圖可有心肌缺血的改變。超聲心動圖對本病具有較大的診斷價值,顯示全心腔擴大,室間隔及室壁變薄、運動減弱,瓣膜口開放幅度較小。
擴張型心肌病須注意與冠心病中的心力衰竭型相鑑別。前者發病年齡較輕,心力衰竭可為首發症狀,經治療後心影可縮小;後者多為老年患者,既往可有多年的冠心病史。超聲心動圖對二者鑑別意義較大。
(2)厚型心肌病:本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病理特徵為心肌不均勻肥厚,主要累及左心室及室間隔。患者發病年齡較輕,多在30歲之前即出現胸痛、暈厥等症狀,查體心尖搏動呈抬舉性,心界向兩側擴大,胸骨左緣第3、4肋間可聞及收縮期雜音。心電圖示左室肥厚勞損,並出現異常Q波,對本病有提示診斷的意義。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心肌的不對稱肥厚,部分患者同時合併左室流出道梗阻。
(3)限制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的病理改變為心肌纖維化或心內膜纖維增生,導致心臟部分堵塞。多見於嬰幼兒,心臟增大較迅速,症狀與體徵表現和縮窄性心包炎相似,但前者於二尖瓣或三尖瓣區常有收縮期雜音,心電圖有束支傳導阻滯J心室肥厚等變化;而後者於X線檢查可見心包鈣化,患者常有結核病史。超聲心動圖及放射性核素顯像對二者鑑別診斷意義較大。
(4)圍產期心肌病:圍產期心肌病是指發生於產前三個月或產後五個月之內的心肌病。患者過去無心臟病史,臨床表現主要是心力衰竭,發病距分娩的時間越近,症狀也越重。心電圖無特異性改變,可有心律失常等改變。診斷本病時須排除心瓣膜病、心包積液及其他類型心肌病,超聲心動圖對此病診斷有一定價值。
(5)克山病:克山病為一地方病,與硒缺乏有關,分佈於我國的黑龍江、雲南一帶,病區主要在丘陵地區,北方主要侵犯育齡期婦女,在南方則多見於斷奶後、學齡前兒童臨床表現有胸悶、心民乏力、噁心* 吐等,心尖部可聞及收縮期雜音,心律不齊。心電圖示房室傳導阻滯或束支傳導阻滯。X線檢查示心臟向兩側擴大,以左心室為著。
2、繼發性心肌病
(1)貧血性心臟病:本病患者有長期重度貧血病史。皮膚效膜蒼白,心尖部可聞及功能性收縮期雜音,由於心臟增大,有時在心尖部、主動脈瓣區與肺動脈瓣區可聽到功能性舒張期雜音。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低電壓、T波平坦或倒置S-T段壓低等變化。抗貧血治療奏效後,上述的心臟病病徵可基本恢復。
(2)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本病女性多見,常為40歲以上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可有心臟增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隨著原發病的好轉,心臟病變基本治癒。
另外,對於已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若同時伴發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症狀,而洋地黃療效較差時,應考慮合併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可能。
(3)或液性水腫性心臟病:本病臨床較少見,主要表現有呼吸困難、心絞痛等,併發充血性心力衰竭時易與新液性水腫本身引起的全身水腫、心悸、呼吸困難相混淆,甚至漏診。二者的鑑別要點為:①部液性水腫的靜脈壓往往正常,併發充血性心力衰竭時靜脈壓增高;②鼓液性水腫時肺動脈壓及右心室壓力正常,勞動後心輸出量增加,但無肺動脈或全身性靜脈壓的升高,而併發充血性心力衰竭時情況正相反;③胸部X線檢查示載液性水腫時可有漿膜腔積液,但無肺充血徵象,併發充血性。動力衰竭時肺充血為其特徵;④豬液性水腫時洋地黃類製劑及利尿劑對水腫無效,併發充血性心力衰竭時則治療有效。
(4)系統性紅斑狼瘡性心臟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性心臟病繫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心臟所致。在原發病的基礎上出現了心動過速、奔馬律、心尖部收縮期雜音,如不及時治療,多死於充血性心力衰竭。
(5)系統性硬皮病所致的心臟病變:硬皮病晚期可累及心臟,出現勞力性氣促及心律失常,較少發生心力衰竭,若一但出現,對洋地黃治療反應較差。
(6)腳氣病性心臟病:腳氣病性心臟病是腳氣病中的一個嚴重類型,臨床較少見。發生於熱帶地區,患者有長期的維生素B1;缺乏史,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悸,發組,心臟普遍性增大,脈壓增大,以及維生素B1缺乏的症狀如步態失調,膝腔反射消失等。若發生心力衰竭,常為急性,易導致死亡。上述症狀經維生素B1;治療後可緩解,心臟病徵也隨之消退。
(7)高山性心臟病變:高山性心臟病變為高山病的表現之一,根據起病急緩,可分為兩型:①心臟型急性高山病:發生於進人高山(高原)後的初期,是心臟對缺氧環境的一種急性反應,患者可有心悸氣短、紅細胞增多,多出現心臟雜音,心臟增大;②高山性心臟病:發生於患者在高原地區工作一段時期後,未能適應缺氧環境而發生的一種心臟病。臨床表現為心前區不適,氣喘,發組,心臟普遍性增大,多合併全身水腫及體循環淤血徵象。
(8)心臟澱粉樣變性:心臟澱粉樣變性較少見,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心臟澱粉樣變性患者半數合併巨舌症,發病多在物歲以上,有病因未明的心臟增大與心力衰竭,或伴有肺功能不全。繼發性心臟澱粉樣變性多發生於慢性化膿性疾病過程中,可有心臟增大、心力衰竭、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徵。
本病臨床表現與限制型或擴張型心肌病相似。心電圖突出的表現為低電壓。X線檢查示心臟普遍性增大,搏動減弱。確診有賴於心肌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