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放射反應和損傷可有以下幾種。
一般反應
可表現為食慾不振、疲乏無力、頭痛頭暈、免疫功能低下等。
消化道反應
可表現為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胃脘不適、腹脹、腹瀉等。
血象反應
可表現為周圍血中白細胞數降低。血小板減少等骨髓抑制現象。
局部反應
由於身體各組織部位對放射線的耐受性不同,且放射線的類型、劑量、照射面積也不同,所以各組織部位的表現也不一致。
1、皮膚
照射範圍的皮膚放射反應一般分為三度;一度放射皮膚反應為乾性皮炎,照射區域內皮膚出現紅斑、發癢、脫毛,並有色素沉著、毛囊擴張,類似痤瘡樣改變。二度皮膚放射反應為溼潤性皮炎,皮膚充血水腫,出現大小不等的透明水泡,破潰後可向外滲液,自覺燒灼劇痛。三度皮膚放射反應為放射性潰瘍及縻爛,自覺劇痛,潰瘍難以癒合,常需切除植皮。皮膚放射損傷因照射部位、射線質量、照射劑量、照射範圍大小而有不同,而且個體差異極大。會陰、腋窩最容易出現皮膚反應。
2、粘膜
粘膜出現的放射反應與皮膚相似,但因粘膜修復力強,不容易造成太大損傷。
3、唾腺
唾腺對放射線很敏感,受放射線照射後腺體破壞,分泌減少,極易發生口乾,有時口乾難以消除。
4、眼睛
眼睛的晶體對放射線十分敏感,小劑量的放射線會使晶體混濁,發生白內障。眼角膜在較大劑量照射後會發生潰瘍。
5、骨骼
骨骼在接受一定量放射線照射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受外力時易發生骨折。正在生長髮育階段的骨組織對放射線非常敏感,小劑量的放射線就會使生長受到抑制,以致發育停止,造成畸形。
6、腦
腦對放射線能耐受中等劑量,大劑量放射線則會引起腦萎縮、腦壞死。脊髓對放射線有一定的耐受性。超越耐受劑量會發生射性脊髓炎,輕者可出現感覺與運動障礙,重者可偏癱、截癱。
7、肺
肺的損傷在早期為放射性肺炎,晚期為放射性肺纖維化,病人會有胸悶氣短、咳嗽咯痰,甚至發熱,肺功能降低等表現。
8、腹部
腹部與盆腔放射治療時,放射線超過胃腸耐受劑量會引起放射性胃腸炎。特別是放射性小腸炎,使小腸局部粘膜發生潰瘍、壞死及狹窄,嚴重者需要做手術才能緩解。放射性大腸炎使患者腹瀉、便血。放射性膀胱炎則可表現為尿血、尿頻,嚴重者膀胱攣縮,膀胱排尿無力,需導尿或做手術。放射性腎炎可繼發腎性高血壓、心臟病及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