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30 22:04

  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若以脾陽虛衰證候為主時可見:腹脹納少,腹滿時減,腹痛喜溫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溫,或肢體困重,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質稀,小腹下墜,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脾胃虛寒證,以脾失健運和寒象表現為辨證要點。脾陽不足,運化失健,則腹脹納少;陽虛陰盛,寒從中生,寒凝氣滯,故腹痛喜溫喜按;陰寒之氣內盛,水溼不化,見口泛清水,大便溏洩,甚則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腫。婦女帶下清稀、腰腹酸沉,屬寒溼下注。

脾胃虛寒的症狀相關文章
脾胃虛寒,同脾陽虛,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症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治宜健脾溫中,代表方劑為理中湯. 脾胃虛寒的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脾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
發布於 2024-03-30 22:30
0評論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平時人們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沒有注意,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導致越來越嚴重,大家都不想要這樣的,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而在不斷的努力著,大家的身體健康是人們都要認識清楚的,脾胃虛寒是很多人都可能會出現的,所以為了讓更加多的人更加好的生活下去,接下來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脾胃虛寒怎麼調理,希望對人們有所幫助。 1、生薑大棗粥 做法:粳米100克,生薑數片,大棗5枚。將鮮姜切成薄片或切細粒,與
發布於 2024-03-30 22:17
0評論
脾胃虛寒,同脾陽虛,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症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治宜健脾溫中,代表方劑為理中湯. 脾胃虛寒的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脾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
發布於 2022-12-06 12:23
0評論
概述 脾胃虛寒會引起噁心嘔吐和消化不良的症狀,有的人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身體乏力和身體過度消瘦的症狀,可以選擇食療或者藥物治療的方法來有效的改善病情,有的人如果出現了脾胃虛寒會誤認為是溼氣重引起的這一情況,可能會影響疾病的正常治療,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脾胃虛寒與溼氣的主要區別。 步驟/方法: 1、 脾胃虛寒是由於身體免疫力低下或者寒性體質導致的這一現象,脾胃虛寒的患者會引起腹瀉的症狀,有可能是
發布於 2024-01-01 00:42
0評論
概述 老媽最近一直說胃不舒服,我們也沒有在意。禮拜的時候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脾胃虛寒。我自己瞭解過:脾胃虛寒證是由於素體脾氣虛、可能是脾虛日久,使得脾陽也會虛。有可能貪食生冷,損傷脾阻,導致脾陽虛不能溫暖胃腸,寒氣自內而生的病證。如果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炎,吸收不良綜合徵,潰瘍性結腸炎之類的症狀常出現或伴有脾胃虛寒證。我就是想問問醫生,因為脾胃虛寒引起的腸胃病應該怎麼辦? 步驟
發布於 2023-07-15 23:08
0評論
脾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脾胃虛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薑水。胡椒和生薑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脾胃虛寒的病症,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 脾陽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的證候。又稱脾陽虛寒症。多由脾氣虛症發展而來,或過食生冷
發布於 2024-03-30 22:10
0評論
概述 身體上發生扁平疣的症狀主要還是跟患者直接或間接的感染上了人乳頭狀瘤病毒的原因有關係。這樣的情況發生之後,患者的臉部或者是手背的地方會有一些類似丘疹一樣的皮膚問題出現。患者是會有稍微的瘙癢感覺的。扁平疣的症狀一般只需要採用藥物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就是能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的。另外扁平疣有的時候也會突然的消失,不留疤痕。 步驟/方法: 1、 扁平疣的症狀發生跟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有直接的關係,患
發布於 2024-07-08 22:27
0評論
脾胃虛寒的人很多東西都不適宜吃,想要吃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要先調理好自己的脾胃,改善脾胃虛寒現象,脾胃虛寒要多吃黃色食物,比如玉米、南瓜、地瓜等等。 建議脾胃虛寒的人應多吃一些黃色食物,原因有二: 1、黃色食物中維生素A、D的含量均比較豐富。維生素A能保護腸道、呼吸道黏膜,減少胃炎等疾患發生。維生素D有促進鈣、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能壯骨強筋。 2、可提供優質蛋白、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常食對脾
發布於 2024-03-30 22:24
0評論
胃寒,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症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溫胃散寒。 臨床上胃痛之症,中醫多稱之為“胃脘痛”,現代醫學所說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及胃黏膜脫垂等疾患多屬中醫“胃脘痛”的範疇。中醫一般分為胃寒、胃熱等證型。 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
發布於 2024-04-25 09:24
0評論
應與脾胃虛寒鑑別,中醫名詞,同脾陽虛,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症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
發布於 2022-12-07 11: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