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是人體骨骼老化的一種表現,所以在40歲以後逐漸出現,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多。事實上,骨骼出現增大,就像人老了臉上要長皺紋一樣,是人體的一個自然過程。嚴格來說,它不是一種疾病。那麼,為甚麼骨骼會增生?
簡而言之,其發展的微觀機制: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站立、行走和跳躍,是因為我們的骨骼起著支撐作用,韌帶起著連接作用,而肌肉則收縮提供能量。人體全身共有206塊骨頭,由構成身體支架的韌帶提供連接,韌帶和骨頭這兩種不同的組織緊密接觸,界面非常牢固。但是身體中的一些骨骼連接是比較靈活的,例如頸椎的椎體之間、腰椎的椎體之間以及膝蓋的脛骨和股骨之間,這種強大的界面會受到巨大的壓力。
我們以頸椎之間的連接為例,相鄰的兩個頸椎主要由椎間盤連接,椎間盤的外圍是一個纖維環,這個纖維環是一種韌帶組織,緊緊地拉著相鄰的兩個頸椎,每當我們低頭和轉頭都對纖維環和椎體界面造成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椎體之間的活動越來越大。但韌帶的活動卻越來越差,當過度活動引起的應力超過韌帶的骨骼界面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就會出現小的撕裂,局部少量出血,出血機化,然後骨化,這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在被韌帶不斷拉伸的部位會出現骨質增生,而且越長越大。這種生長實際上是沿著骨頭的邊緣存在的,有時被稱為唇部生長,由於在X射線上投影時有尖銳的邊緣,所以通常被稱為骨刺。事實上,骨刺剛出現時是有益的:增加異常活躍的骨骼之間的接觸面積,恢復韌帶的張力,簡而言之,就是恢復骨骼之間的穩定性。
然而,骨刺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骨的異常生長。當這種異常生長變得過大,對骨骼附近的神經造成有害刺激或限制關節活動時,就會產生症狀,其嚴重程度足以導致畸形和癱瘓。常見的骨質增生髮生在肩關節、脊柱(尤其是腰椎和頸椎)、膝關節,其他部位如足部、頭部和身體其他部位也不太常見。
讓我們以頸椎為例。頸椎骨刺大到足以對頸椎鄰近組織造成壓迫併產生臨床症狀的稱為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它的發病率很高,而且發病率很低,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頸椎病是 "不治之症"。
綜上所述,只有壓迫其他組織併產生症狀的骨質增生,且保守治療無效的,才應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