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兒術後SPR護理常規
腦癱是指在出生前或出生後,腦神經系統尚未成熟時,由於外傷、中毒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腦細胞損傷而引起的四肢運動功能障礙。其臨床症狀包括腦或小腦損傷引起的智力低下、運動、共濟失調、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
1.一般護理:術後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4-6h,防止嘔吐物誤入氣管,有專人看護,防止患兒躁動和扭傷腰部影響手術效果,密切觀察生命體徵情況,給予心臟監護,觀察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痰和霧化吸入。
2.保持引流管暢通,正確固定,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和顏色:如果在短時間內引流液過多或顏色變清,要警惕腦脊液漏的發生。正常情況下,術後第一天引流液量不超過300ml,並嚴格床頭交接,加強巡視,及時與醫生聯繫。
3、傷口觀察:密切觀察傷口出血情況,保持輔料清潔乾燥,如有汙染及時更換,注意觀察傷口滲出物是血性還是淡黃色液體,如發現淡黃色液體為腦脊液漏,及時通知醫生處理,抬高床尾30o,同時準備沙袋,換藥後加壓包紮,平臥3天。
4.體位護理: 患兒回病房後4-6h進行第一次翻身,注意翻身時保持軀幹平坦,軸向翻身,防止傷口扭傷引起出血和疼痛。
5.飲食方面: 嘔吐多見於全身麻醉後的第二天,小兒術後嘔吐多見於:麻醉反應;一過性腦脊液和低顱壓。因此,當天禁食或喝少量水,術後第一天吃半流食,第三天開始鼓勵患者多吃粗纖維食物,促進患兒排便。
6.第二次大便: 觀察第二次大便,是否有大便失禁,並準確記錄尿液的顏色、量和性質。
7.皮膚護理:皮膚小而脆弱,受壓後易發生褥瘡。每天按摩受壓部位兩次,術後前3天2小時翻身一次,第4天4小時翻身一次。
8.感覺觀察:患兒清醒後,觀察雙下肢感覺的恢復情況,多數患兒術後雙下肢無力、麻木,有燒灼感,一般4-6天從近端到遠端症狀逐漸消失。
9.疼痛護理: 疼痛一般在術後4h出現,24h內最為強烈。可分散患兒的注意力,採取舒適的體位,必要時給予止痛藥,保證休息和睡眠。
10.術後併發症的護理:
(1)嘔吐:如由麻醉劑引起,早期出現,2-3天內逐漸消失,不需特殊處理。如有必要,給予肌肉注射,並進行胃腸道復通。如由低顱壓引起,常伴有頭痛、頭暈,嘔吐較頻繁,應抬高床腳30-50cm,必要時夾住引流管。如由藥物引起,停藥後可消失。嘔吐時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頻繁嘔吐者應觀察生命體徵、皮膚彈性、口渴情況,及時補液,防止電解質紊亂。
(2)預防肺部感染:術後定期翻身、拍背,幫助排痰,必要時進行霧化吸入。
(3)預防尿路感染:建議患兒多飲水,保持床單清潔乾燥,排便後及時清洗,並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留置導尿管的患兒每天做膀胱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