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髮分為毳毛和粗毛兩種,前者纖細柔軟不著色,後者粗硬著色,包括頭髮、睫毛、眉毛、腋毛、陰毛和鬍鬚。毛髮發育受到遺傳、種族、性別、年齡及激素水平等多因素的影響。
血液循環中的雄激素以睪酮(T)為主,此外還有作用較強的雙氫睪酮(DHT)和作用較弱的雄烯二酮(A)、脫氫表雄酮(DHEA)和硫酸脫氫表雄酮(DHEA-S)。女性體內雄激素的來源包括腎上腺皮質、卵巢(髓質卵泡膜細胞)和外周非內分泌組織(肝、脂肪組織、皮膚、毛囊及神經等)對雄激素前體的轉化,分別佔25%、25%和50%。皮膚中的5a-還原酶將T轉化成DHT,後者可使毳毛變為粗毛。青春期,少量的雄激素即可使兩性腋窩和恥骨上的毳毛變為粗毛,在男性中,大量雄激素使下腹部、胸部、唇上、下頜及兩鬢也形成粗毛。女性在大量雄激素的作用下,可呈現男性毛髮分佈,即稱多毛症。
1. 卵巢源性雄激素增多
(1) 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多毛最常見的病因。
(2) 卵巢男性化腫瘤 常見的有卵泡膜細胞瘤、顆粒細胞瘤、門細胞瘤、睪丸母細胞瘤及殘餘的腎上腺細胞瘤等等。
2. 腎上腺源性雄激素增多
(1) 庫欣綜合徵 包括分泌過多皮質醇的腎上腺皮質增生症、腎上腺腫瘤和異位ACTH綜合徵
(2)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 最常見的有先天性21羥化酶和11b-羥化酶缺乏症,屬常隱性遺傳。
3. 其它因素
(1) 特發性多毛症 乃由於患者皮膚內的5a-還原酶活性增強,使T轉化為活性更強的DHT增多,從而使皮膚或毛囊
對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強所致。
(2) 藥物因素 雄激素、糖皮質激素、孕激素或其它非激素類藥物如苯妥因鈉、長壓定等。
(3)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多見於幼年型甲減患者,全身性分佈,以背部最明顯。
(4) 泌乳素過多 泌乳素可刺激腎上腺分泌雄激素,約20%的泌乳素瘤婦女有多毛和痤瘡。
(5) 絕經後多毛 絕經後FSH和LH的升高以及垂體功能的紊亂使卵巢和腎上腺分泌雄激素增多。
(6) 妊娠期多毛 大量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使卵巢極度黃素化或刺激門細胞分泌雄激素所致。
(7) 其它 如松果體瘤、神經性厭食、遲發性皮膚卟啉病及先天性多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