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4-22 20:56

  胃熱簡單的說來,就是胃部上火,因為有很多症狀,表現也不同,總體看來,就是胃部不舒服。會讓人的胃口不好,有的時候容易或多或少的出現胃痛的情況。而這種症狀往往會被人們忽視。嘴巴變得乾渴,或者是經常有口腔糜爛的現象出現,有的時候,牙齦也會出現疼痛的感覺,喜歡喝冷的東西,而不是熱的飲品。這些都是胃熱的表現。如果確定自己胃熱,那麼對於平時的飲食一定要注意,不要吃比較辣的食物,而且最好是吃一些柔和型的食物,像是蘿蔔,黃瓜,山藥等等,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要養成,不要吃一些垃圾食品,而且最好不喝咖啡,或者是其他的茶之類的飲料,可以一天中多吃幾頓,但是每頓都要少吃。

  胃熱人的飲食調理是漫長的過程。一定要有耐心。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按摩緩解胃熱。按摩腳部,腳部上有很多穴位,有一些穴位對於胃部有一定好處,例如三里穴,還有公孫穴,經常按摩這些穴位可以根治各種疾病。但是一定要堅持,如果你不會按摩的話,可以找專業的足療會館做一做按摩。

  胃熱並不可怕,但是調節起來比較麻煩,有胃熱的人一定要從飲食上注意。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嚴重的話,可以去醫院檢查,進行正規的治療。對於一些飲食也要有忌諱。

  按照中醫的分類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類: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病、腸胃溼熱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治療和日常保養方法。脾胃虛寒的人,應該採用暖胃的方法,日常做菜時可以多用胡椒、生薑,溫補暖胃的羊肉當歸湯是很好的適時補品;腸胃溼熱的人,應該注意清除腸胃溼熱,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羊肉不宜多吃,性熱壯陽的狗肉更應儘量不吃;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通常是因為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以平時適當運動與休息,舒緩情緒很有幫助。當然,這只是一般規律性的總結,臨床並非如此簡單,也有虛實夾雜或本虛夾雜等。

  可是我們不是專業醫生,怎麼知道自己是胃寒還是胃熱,陰虛還是陽虛呢?

  一、胃寒證

  胃寒證多由外來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過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發病。胃寒證又分胃寒實證和胃寒虛證。

  胃寒實證:大多突然起病,腹部受寒或過量進食生果、冷飲導致,表現出胃部突然冷痛,疼痛劇烈,口淡不渴,甚至有頭痛,骨節肌肉痠痛,舌質淡,苔白厚。病情輕的,用熱水袋外敷,或喝熱水、生薑水,或服用加味藿香正氣丸即可。若病情較重,則需要用乾薑、高良薑、胡椒、花椒、桂枝等以溫陽散寒。

  胃寒虛證:則常常病情較長,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溫,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爛,腹部稍受涼或飲食稍不注意就會發病,舌淡,苔白。表現為胃痛,輕則綿綿不已,重則劇痛,遇寒加劇,如果用熱水敷,則“得溫痛減”。胃虛寒證應在用健脾胃藥物的基礎上加一些溫陽的藥,如干姜、花椒、胡椒、桂枝等。

  下面介紹幾則溫胃祛寒食療劑:

  1、清燉鯽魚

  原料:鯽魚1條,橘皮10克,生薑50克,胡椒2克,吳茱萸2克,黃酒50克,鹽、蔥、味精適量。

  製法:將鯽魚去鱗及內臟,生薑切片後放魚上幾片,其餘和橘皮、胡椒、吳茱萸一起紗布包填魚腹內,加入黃酒、鹽、蔥、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時,取出藥包加入味精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溫胃止痛,克輔治虛寒胃痛,對清水腹瀉,腹痛也有效。

  2、砂仁肚條

  原料:砂仁10克,豬肚1000克,花椒、胡椒、蔥白、生薑適量。

  製法:按燒菜的一般方法制作。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溫中化溼,行氣止痛。主治胃脘冷痛,脹悶不舒,不思飲食,嘔吐洩瀉等。

  3、乾薑粥

  原料:乾薑3克,高良薑3克,粳米60克。

  製法:先煎乾薑、高良薑取汁,再入粳米同煮為粥。

  服法:早晚各1劑。

  功效:溫中和胃,祛寒止痛。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呃逆,泛吐清水,腸鳴腹瀉。

  冬季喝點祁門紅茶很好,養胃。特級的很有韻味,初泡分上下層次。別泡太多。

怎麼區分胃寒和胃熱相關文章
1.病因: 胃寒:大多是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嗜食生冷等等。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飢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 胃熱:多由偏食辛辣厚味,胃火素旺,或邪熱犯胃,或氣鬱化火所致。表現症狀或口渴喜冷飲,或口臭,牙齦腫痛,衄血,或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2.症狀表現: 胃寒: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胃寒溼者較明顯的病症是舌苔白膩
發布於 2024-09-30 13:36
0評論
概述 在日常生活當中,口臭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我們經常的吃一些辛辣的食物,都會導致口臭。我們的日常飲食習慣還是應該以清淡為主。應該多吃一些湯,多喝一些白開水,有助於排毒養顏。應該多喝一些牛奶。同時應該注意休息,提高睡眠質量。不要熬夜,不要加班,不要吸菸,不要酗酒。每天應該保持愉快的心情。希望下面的方法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步驟/方法: 1、 我們應該注意一下個人的飲食習慣。應該多吃一些新鮮
發布於 2022-11-05 09:34
0評論
概述 胃寒腹痛如何治療?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關胃寒腹痛的疾病情況,如果患者有胃寒腹痛的相關症狀的話,要重視這種疾病,要求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胃寒腹痛的具體病因和病情,積極進行治療。下面將會針對胃寒腹痛的一些情況進行詳細的講解,針對有關的症狀進行分析,希望這些有效的措施能夠對促進胃寒腹痛的恢復起到一定的幫助,這樣才能幫助患者早日恢復身體的健康。 步驟/方法: 1、 胃寒腹痛的病因治療措施
發布於 2023-07-06 23:48
0評論
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醃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 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裡,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乾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
發布於 2024-09-30 13:10
0評論
1胃不好的主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當你用力摁肚臍上方感到疼痛證明你是胃寒。每天在飯後半小時順時針按摩感覺到疼痛的那個部位十五次,這樣就能有效緩解胃寒。2胃寒也可以通過針灸或火罐來治療,足三里和中脘合谷等穴位都可以治療胃寒的,另外每天晚上在背上和肚臍眼上方的位置拔罐也是不錯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堅持,胃寒一定會緩解的。3胃部疾病主要還是應該注意飲食,平時不應吃冷的涼的,過辣的食物,暴飲暴食都是給胃增加負
發布於 2022-10-12 04:33
0評論
概述 寶寶一週了,總是不怎麼吃飯,吃了又吐,相信很多寶媽們都遇到過同樣的煩惱,一般情況呢,那是寶寶的胃不舒服,胃寒。寶寶的胃還比較脆弱,如果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東西又或者飲食不節制,沒有給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都會導致寶寶胃寒。那麼寶寶胃寒,大家都是怎麼樣解決的呢?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經驗,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 步驟/方法: 1、 適當的吃些調理脾胃的中藥,不刺激寶寶的胃 2、 寶寶的飲食要均衡
發布於 2023-06-20 11:17
0評論
概述 由於現在的天氣常常變化無常所以就很容易讓人感冒,或者生一些病,特別是現在體質和抵抗力都比較弱的小孩子,他們是最需要保護的群體而且他們經常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而且現在小孩子常得的一種病時經常胃寒腹痛,不知道如果小孩子得了這個病的話應該怎麼辦呢?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治療呢?而且小孩子身體比較的特殊不能隨便的亂用藥物。 步驟/方法: 1、 首先我們應該要了解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
發布於 2023-07-06 12:52
0評論
1、飲食調養 飲食一定要按時定量,少吃為宜,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潤惡燥,而醇酒辛辣,油膩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熱化燥,對胃部不利。 這個裡有個小偏方你試試:炒米也是暖胃的最簡便的食品。平時在家裡準備好優質,乾淨的大米,炒至微黃放於乾燥,陰涼處貯存,早餐用來煮粥,或在粥里加入部分炒米,切幾片生薑同煲,也有溫中和胃的作用。此外,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時可喝一杯熱牛奶。 長期堅持在三餐正常吃
發布於 2024-04-25 09:51
0評論
胃寒,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症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溫胃散寒。 臨床上胃痛之症,中醫多稱之為“胃脘痛”,現代醫學所說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及胃黏膜脫垂等疾患多屬中醫“胃脘痛”的範疇。中醫一般分為胃寒、胃熱等證型。 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
發布於 2024-04-25 09:24
0評論
要注意,果蔬最好白天吃,因為白天身體處於活動狀態,吃些寒涼的食物問題不大。但到了晚上,再吃這些食物,會讓消化系統受涼,甚至會引發咳嗽和哮喘。晚上可吃些蘋果、木瓜等,它們不會傷害脾胃。 一提到茴香,人們多會想到那種一粒粒的調料品,燉魚、烤肉、去腥臭味總是少不了它。然而,它的莖葉部分也有許多功效,特別是腸胃偏寒的人更應多吃。 茴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以及纖維素,鈣和鐵的含量也比較
發布於 2024-10-10 01:3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