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4-24 06:17

  1.短期發熱(發熱<2周)短期發熱在兒科多數由感染引起,一般預後良好或屬自限性疾病,但發熱也可能是危重患兒的早期表現,尤其具有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蒼白等中毒症狀較重的小兒。應注意患兒的病史、傳染病接觸史,及有無呼吸、消化、泌尿、神經等系統的症狀與體徵,有無皮疹、出血點、黃疸、貧血、淋巴結或肝脾腫大及局部感染灶等。2.長期發熱(發熱≥2周)(1)感染性發熱1)呼吸系統感染最多見,病原體包括病毒、支原體、細菌及結核菌等;2)其他系統感染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炎、腦膜炎)、心血管系統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包炎)、肝膽系統感染(如肝炎、膽管炎、肝膿腫等);3)全身性感染如敗血症、結核病、傷寒、副傷寒、斑疹傷寒、布氏桿菌病、EB病毒感染、鉅細胞病毒感染、萊姆病、鉤端螺旋體病、瘧疾、黑熱病、血吸蟲病及真菌感染等;4)膿腫或侷限性感染如骨髓炎、腎周圍膿腫、膈下膿腫、闌尾膿腫、肛周膿腫等。(2)非感染性發熱1)風溼性疾病以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最常見。近年隨著鏈球菌感染被及時控制,風溼熱現已較少見。其他引起發熱的風溼性疾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川崎病、血清病、皮肌炎、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韋格惡性肉芽腫及血管性免疫母細胞淋巴結病等。2)組織破壞或壞死惡性腫瘤,以白血病最常見,其他有惡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神經細胞瘤、惡性組織細胞病、朗格罕組織細胞增生症及尤文肉瘤等;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後、內出血吸收過程、血管栓塞等。3)產熱過多或散熱減少產熱過多見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癲癇持續狀態、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散熱減少見於廣泛性皮炎、大量失水、失血,中暑、先天性外胚葉發育不良以及新生兒包裹過多等。4)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疾患如顱骨損傷、大腦發育不全、顱內腫瘤、蛛網膜下腔出血、暑熱症、中毒性腦病、腦炎後遺症及間腦病變等。5)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功能性低熱、慢性非特異性淋巴細胞增多症。6)其他藥物熱、藥物中毒(如水楊酸、阿托品)、輸血或輸液反應、高鈉血癥(垂體性或腎性尿崩症)、炎性腸病及免疫缺陷病等。3.慢性低熱(長期低熱)指起病較緩,體溫在37.5~38.0℃,持續4周以上者。40%為感染性發熱,57%為非感染性發熱,3%原因不明。首先要除外結核病,包括肺結核;慢性低熱常由感染後引起,如鏈球菌感染後綜合徵及其他感染後發熱,並要尋找是否存在慢性病灶或小膿腫,如慢性隱窩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鼻竇炎、齲齒、牙齦膿腫、肛周膿腫等。慢性低熱的非感染性疾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尿崩症、風溼性疾病、炎性腸病(克隆病及潰瘍性結腸炎)、血液病、夏季低熱、蛋白質攝入過高及測試體溫時間過長等。除外以上病因,如仍然找不到低熱原因,但患兒又無任何病態,只需隨訪觀察,低熱可在數週後自行降至正常。

小兒發熱病因相關文章
1.治療原發病 發熱是疾病的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因此,對小兒發熱不能單純地著眼於退熱,而應該積極尋找發熱的原因,治療原發病。 2.退熱治療 高熱持續不退的患兒,為避免引起腦細胞損傷和由於體溫過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需要適當的降溫措施。尤其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和高熱伴極度煩躁的患兒,及時採取降溫措施很有必要。發熱小兒出現以下情況需警惕或緊急處理:出現熱性驚厥;3個月內嬰兒發熱
發布於 2024-04-24 06:24
0評論
小兒肺炎指發生於小兒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主要發生在0-3歲的寶寶中。如治療不徹底,易反覆發作,影響孩子發育。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兒喜吃過甜、過鹹、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積滯而生內熱,痰熱壅盛,偶遇風寒使肺氣不宣,二者互為因果而發生肺炎。 小兒肺炎五大症狀表現如下: 1、發熱情況 兒童患肺炎時大多有發熱症狀
發布於 2023-02-21 09:00
0評論
支氣管炎是小兒呼吸系統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尤其在冬季發病更多。支氣管炎是指支氣管粘膜發生炎症,常與支氣管同時受累。本病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 支氣管炎起病可急可緩,開始多數患兒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以後逐漸開始咳嗽,並且逐漸加重。發熱可有可無,並且體溫高低也不一致,沒有固定的熱型,既使發熱一般2~4天就會退熱,不會長時間持續發熱。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患支氣管炎時,咳嗽逐漸
發布於 2023-03-11 14:16
0評論
因為膿胸繼發於肺炎者最多,所以小兒肺炎在治療過程中,如果高熱持續不退,或體溫已下降後,過幾天又再次上升,同時咳嗽加重,伴有胸痛,這時就應懷疑是否出現了膿胸,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小兒膿胸早期,發熱症狀較明顯,體溫較高。經過抗菌素治療及胸穿抽膿治療後,一般體溫會很快下降,但許多患兒會持續有低熱。因此,對膿胸患兒抗菌素治療需持續3~4周或更長的時間,直到體溫正常、白細胞正常、胸腔膿液全部吸收
發布於 2023-02-19 06:41
0評論
風溼熱是由於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好發於6~15歲的學齡兒童,雖然近年來其發病率有下降趨勢,但仍是兒科較常見的、且對小兒健康有較大危害的疾病之一。 那麼風溼熱一定伴發熱嗎?發熱是不是風溼熱的主要臨床表現呢?這裡就向大家做個介紹。 其實雖然大多數風溼熱的患兒都會出現發熱症狀,但發熱並不是風溼熱的主要表現,診斷一個小兒是否患有風溼熱應主要依據其是否患有心臟炎、關節炎、舞蹈病,有無皮下
發布於 2023-01-19 03:54
0評論
許多家長一看見小兒腹瀉便緊張,餵食小兒以抗菌素。其實,小兒腹瀉是一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有嬰兒的生理性腹瀉、胃腸道功能紊亂導致的腹瀉、感染性腹瀉等等。 其病源有細菌、病毒、真菌等,在治療上不能一概而論。 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於8個月內小兒,其外觀虛胖,常有溼疹,出生後不久即腹瀉,大便次數多且稀,但食慾好,無嘔吐及其他症狀,生長髮育不受影響,添加輔食後,大便逐漸恢復正常。生理性腹瀉是某些小兒的
發布於 2023-02-08 08:24
0評論
多數小兒發熱尤其是急性傳染病發熱,可分三個階段:體溫上升、高熱持續和體溫下降。 (1)體溫上升(寒顫)期:其臨床表現則為皮色蒼白,體表溫度下降,病人感覺發冷,嚴重者感到惡寒,繼而出現“雞皮”和“寒顫”。與此同時由於肌肉的收縮和肌張力升高,肝糖原分解,代謝增強,從而產熱增多,體溫不斷上升,直至血液溫度達到下丘腦的體溫“調定點”為止。 (2)高溫持續(高熱)期:此期病人表現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又開始活
發布於 2023-01-10 15:42
0評論
今天想就小兒發熱的問題談幾點。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話題了,但很多家長卻會為此困惑,家長最怕小孩發熱,孩子發熱總希望馬上降下來,時間長了又怕要燒壞腦子,用了退熱藥,時間一過熱又復升又很不理解,等等,問題很多。其實發熱是人體對外界刺激,最多見的如感染的一種防禦性反應,其最初的目的是殺滅入侵者,所以對不太高的發熱一味積極的試圖撲滅是不利於機體本身的,但過高的發熱的確會引起人體不適,尤其小兒,由於神經系
發布於 2023-03-27 15:01
0評論
引起小兒疝氣的病因之一,先天性因素 1、小兒疝氣男孩的發病率比女孩的發病率要高很多,主要是因為男孩的睪丸是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隨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如果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後還沒有閉鎖,或閉鎖不全,會成為較大的腔隙,腹腔內容物就會從這裡突向體表,而形成疝氣。又因為右側睪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較遲,所以右側腹股溝疝氣較多。 2、小兒疝氣也會由於先天發育不足發生,這主要指的是
發布於 2022-10-22 18:04
0評論
小兒癲癇的病史兒童癲癇的個人史,應包括母親懷孕期間有無感染、先兆性流產及其他不適。對患兒出生時及發育早期所有較大事件都要予以關注,如是否足月順產、有無窒息、產傷、顱內出血、重度黃疸、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有無嚴重頭外傷,有無高熱驚厥,有無中毒等。驚厥前有沒有遭受特殊的危害(包括身體和情緒),是否伴有發熱、有無耳部感染、有無中樞神經感染及其他潛在原因,以及患兒智力情況等。這些對病因診斷和治療都是
發布於 2022-12-13 13:08
0評論